“五險一金”,要不要?
到了畢業生陸續離校的時刻,招聘會上的人也多了起來。記者發現,不少大學生不再對工作挑挑揀揀,轉而關注“試用期多長時間”、“轉正后繳納‘五險一金’嗎”等實際問題。
山東師范大學的畢業生韓啟明第一次參加招聘會。“之前定位的都是一些大型國企單位,從網上投送簡歷即可,但是工作一直都沒有著落,今天來招聘會看看。”記者在市人才市場的招聘會上看到,隨著畢業生離校時間的臨近,大學生們開始主動出擊,希望盡快落實就業單位。韓啟明說,“我對找工作有個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看單位是否為員工繳納‘五險一金’。除去‘五險一金’,工資能達到3000元是我的期望值。可是找工作的過程中我發現,很多中小企業都很難落實‘五險一金’,所以找工作的局限性也很大,可心的工作不好找。”
記者從市人社局了解到,“五險一金”是就職者本應享有的待遇,即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住房公積金。是否給員工繳納“五險一金”,是考量用人單位是否規范的條件之一。有的用人單位想節省更多的成本用于再發展,將“五險一金”以薪酬形式直接發放到員工手中;還有一些中小企業剛剛起步,沒有專人負責職工的社會保險事宜,這是對員工不負責的行為,也是違法行為。勞動者在就業時一定要簽署正規的勞動合同,一旦發生類似企業不與就業者簽署正規勞動合同、不按規定繳納“五險一金”的事情,都可以到勞動保障監察支隊舉報,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要“面子”,還是“里子”?
近日,隨著高考分數的發布,一些家長寄托在孩子身上讀名校的希望隨之破滅,復讀、自考、學技能……孩子未來之路的選擇成為壓在父母心上的石頭。
章丘四中學生孫勇拿到自己的高考分數后失落不已,“430分,與重點本科院校無緣了,想復讀再考一年。”孫勇的母親張女士卻持不同意見,“雖然學歷教育聽著好聽,但是真正有多少人畢業后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張女士說,一直想讓孫勇去技校,學一門扎實的手藝,雖然是做“藍領”,但是工作好找,收入也不少。“說到底,這是個要‘面子’還是要‘里子’的問題。孩子怕去技校上學,會讓同學瞧不起,覺得‘掉價’。”
的確,不少家長和學生認為上了專科、本科乃至研究生,便可以成為“白領”,社會地位高、收入高。所以只要有一線希望,大部分學生都去選擇普通高校的“學歷教育”,而非技校的“技能教育”。其實,對高考落榜生來說,學習專業技能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記者從市人社局了解到,現在不少企業為招聘一線工人犯愁,我市將舉辦技工院校或技能人才培養成果展覽會,深入到生源集中的中學、農村鄉鎮召開家長和學生座談會,著力宣傳技工院校辦學特色和就業等情況,提高全社會對技能人才的認可程度,特別是對農村地區和勞動力輸出量較大地區的宣傳。
日前,人社部頒布最新修訂的《全國技工院校專業目錄》,將原專業目錄的專業大類調整為機械類、電工電子類、信息類、交通類、服務類、財經商貿類、農業類、能源類、化工類、冶金類、建筑類、輕工類、醫藥類、文化藝術類以及其他類,共15個,專業數量達到227個,更加全面地體現了技工院校專業設置現狀,反映了技工院校專業建設成果,引導更多農村青年讀技校、學技能。
是走,是留?
機會?王永新說,當初他選擇了來濟南上學,就是為了今后在這座城市有所發展,大學四年來他一直對自己的未來有所希冀。“但是競爭很激烈,好單位大家都搶著進,我沒有門路,又不想草率地開始第一份工作。”
王永新的不少同學也面臨著類似的難題。對于他們而言,除了認為在濟南這個大的舞臺有更好的前程,還有不愿意以一個“失敗者”的姿態回到家鄉。“我們不想讓別人說,我們白讀了四年大學,最后連個工作都找不到。我想再給自己一點時間。”王永新說,求職的這段時間讓他感覺,雖然職位量較大,但求職者也多,就會顯得“狼多肉少”,競爭激烈程度不言而喻。如果再綜合房價、物價等因素,在濟南的生活成本的確比回鄉要高出不少。
和王永新一樣來自莒南的趙卓,剛剛整理完自己的行李,準備踏上回鄉發展的列車。“現在家鄉的發展很快,也有一些機會,再加上父母年齡大了,希望我回到他們身邊發展。”趙卓說,他的就業目標很明確,就是在家鄉的小縣城里找個工作,先安下身來積累工作經驗。趙卓說,有越來越多的畢業生擇業觀念更為理性,愈加務實,畢業后愿意回到自己的家鄉從基層干起。趙卓說,“雖然家鄉沒有濟南的繁華,但是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最重要。經過在基層的錘煉,小舞臺能綻放大光芒。”
所求,所及?
從基層做起,已不是新鮮的勸告。在面試時,求職者常常面臨這樣的問題,“你對所應征的崗位了解嗎”、“你能舉例說明如何勝任未來的工作嗎”?智聯招聘濟南分公司的工作人員程先生告訴記者,據統計,近半數求職者的專業與應征崗位不符,求職者盲目追求“干部”、“經理”之類的管理崗位。“有不少用人單位會招聘一些儲備干部,但是大部分畢業生只看重‘干部’這個崗位,卻沒有積攢任何經驗。”程先生說,“有的專賣店會招聘儲備干部,但是沒有任何市場營銷經驗的新人,是遠遠不能勝任這樣的崗位的。”程先生說,“經理”也好,“干部”也罷,要學會匹配自己的“崗位勝任力”,立足現實,能干什么,就干什么。
“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基礎上提高一個層次樹立目標,激發自身的潛能,但是一定不要偏離自己的實際能力太遠,太高或太低都不利于職業發展。”程先生建議,對剛走出校門的不了解自身崗位勝任力的畢業生來說,要思考自己的專業特長,選擇自己熱愛的行業,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即使從最基層做起,堅持信念,也能成為行業中的“狀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