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創紀錄的699萬人,遭遇所謂“最難就業季”。
相較“211”、“985”和具有研究生學位授予權的本科院校,占中國高校總量80%的二、三本院校及高職高專中的普通院校畢業生們,在整個就業環境惡化的情況下是受沖擊最大的一部分群體。
由于高校定位混亂、學科專業設置不合理,這部分龐大群體的就業受到“985”、“211”高校畢業生以及中職畢業生的雙重擠壓。
我們不妨以今年西部地區一所二本院校的畢業生就業情況為樣本,反思高等教育金字塔基座部分的為數眾多的普通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及發展路徑。
“再見永川……”
6月24日,李煒(化名)在他的微博上,寫下一句話,然后,揮手告別山城重慶,開始了自己新的一段旅程。
這個來自北方的高個子男生,今年畢業于一所位于重慶永川的二本院校。7月,畢業季,各大高校的畢業生紛紛收拾行囊,告別舍友,邁出了初涉社會的第一步。可是,他們中的很多人,卻遭遇到“史上最難就業季”。
教育部稱,今年全國畢業的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創紀錄的699萬人,比2012年增加19萬人,“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更加復雜嚴峻,工作任務更加艱巨繁重!碑斶@批社會新鮮人滿懷期待涌向社會之際,等待他們的卻是“人增”、“崗減”、“薪降”的殘酷境遇。
李煒還沒有找到一份自己心儀的工作,更多的“李煒們”正奔波在各個就業會的現場、穿梭于不同企業的人力資源辦公室。
相較于“211”、“985”和具有研究生學位授予權的本科院校,占中國高?偭80%的二、三本院校及高職高專中的“李煒們”,在這場就業季中更值得關注。
漫漫求職路
“像我們這種從普通院校畢業的學生,更多的是在夾縫中生存。” 在一場由21世紀教育研究院組織的沙龍上,剛剛離開學校的李煒說。他畢業于重慶A學院,專業是廣播電視新聞。
他的母校是一所二本院校,位于山城重慶的西部郊區,兩個校區,開設49個全日制普通本科專業,專業涵蓋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教育學、農學、法學、經濟學等學科門類,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9000余人。
談及自己的求職經歷,李煒用“艱難求職中”五個字來形容。在過去的一年多,為了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他經歷可謂辛酸:
大三的暑假,他曾坐29個小時火車回家鄉,河北省一個地級市,想到這座小城的電視臺謀得一份實習生的職位。滿腔熱情而來,電視臺人力資源部的負責人卻直接告訴他,“你市里有關系嗎,有關系可以找一下,沒有關系,就交五千塊來實習,不能保證實習期結束能留在臺里。”
來自普通家庭的李煒,根本沒有財力去支持這個不能給他任何承諾的實習機會,“這次實習對我來說造成的傷害,比以后的求職還要大”。
2013年春節過后,李煒開始在網上搜尋工作機會,中國銀行、中國人壽、民生銀行、中信銀行等的招聘,他集中投遞了簡歷,結果無一例外,都被用人單位給拒了。
后來,他還報名參加了“國家公務員考試”。據他回憶,那段時間,周圍同學找工作已進入白熱化狀態,看到其他人在考,自己又不想浪費時間,遂有此舉,結果自然可想而知。
李 煒所在班級共有54名同學,初步統計,考上研究生的有3人;還有超過一半報考了公務員,大多扮演了“炮灰”角色;有的人在外地媒體實習,未能轉正;有的人 找到一個鄉村教師的職位,后發現當地條件實在惡劣,想毀約卻忌憚于合同中規定的3萬塊違約金,猶豫不決中;還有的人家里條件不錯,托父母關系找了家企業辦 了接收手續,現在在家待著天天刷求職網站,等著一個更好的職位從天而降;甚至有的同學,為了滿足輔導員要求的6月2日前必須上交三方協議的最后期限,借用 同班同學創業時刻的單位公章,蓋滿了全宿舍的同學的就業協議。
李煒就讀的廣播電視專業共有三個班級,總共160名學生,在6月底,大部分人都已上交了蓋好了接收單位公章的三方就業協議,這也就意味著,他們都是“已就業”應屆畢業生。也就是這家學校,在去年還被教育部評為促進就業的典型。
李煒所在的學校,也是擴招后學校升格的產物。這是所重慶市政府主辦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其前身是當地兩所師范?圃盒:喜⒍,2001年升格為本科院校,2005年4月才更名為現在的重慶A學院。
而在中國高等教育從大眾化向普及化邁進的新階段,占高?倲80%的普通院校如果繼續照搬985、211的辦學思路,培養人才模式,那么留給這些學校的畢業生們的就業之路必將越來越狹窄。
“現在到了政府主管部門痛下決心,根據人才市場需求,大規模調整高等教育結構的時候了,如果不調整結構,以后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將越來越嚴峻。”胡瑞文說。
好在對于這個結構性的深層次問題,教育主管部門亦有體認。在今年年初教育部頒布的《教育部關于做好2013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教學[2012]11號)中,明確提出,要“進一步優化學科專業結構”。
具體而言,要求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要加強就業狀況統計、分析和監測預警,把就業狀況作為招生計劃制定、質量評估、經費投入、專業 設置、培養方案調整、班子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據。把就業狀況作為高校本科教學工作評估的重要指標和高等職業學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的核心指標。更明確提出, “連續兩年就業率較低的專業,除個別特殊專業外,應調減招生計劃直至停招!
而有知情者透露,在不久前天津舉辦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上,分管教育的中央領導明確表示,未來將把部分地方高校和應用型高校退回到職業院校序列,年內還將召開全國職業教育大會,“李克強總理會出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