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漢字是中華文明傳承和發展最主要的工具和載體,漢字深深體現出東方文明特有的思維和文化。一個“道”字,表現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共生關系。一個“和”字,成為中華文明的核心理念。重視漢字書寫訓練,是中國幾千年的教育傳統。讓人擔憂的是,數碼時代人們越來越少寫字,越來越多出現提筆忘字的問題,上周“中國漢字書寫和傳承高峰論壇”探討了“信息化時代漢字的書寫和傳承”。
國家措施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主任、教育部(微博)副部長李衛紅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近年來,教育部、國家語委為提升國民語言文字能力采取了許多措施。
例如:完善了覆蓋聽說讀寫的判定語言文字能力和水平的科學評價標準,建立了以普通話水平測試、漢字應用水平測試、漢語能力測試為基礎的測試體系;
依法推動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力納入教師、廣播影視等從業人員的職業資格準入要求;
開展了多層次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培訓;
推動各級各類學校把提升學生語言文字能力,作為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核心內容。
環顧
全球
政府重視母語使用與國民語言能力提升的浪潮正悄然興起、方興未艾。例如,美國2002年通過的《不讓一個孩子掉隊》的法案用長達45頁的篇幅討論了“語言教學”問題。據有關資料顯示,美國對120個大公司的調查顯示,寫作水平是獲取高額報酬最重要因素之一。再如,1994年法國議會通過的《法語使用法》、2005年俄羅斯總統簽署的《俄羅斯聯邦國家語言法》、韓國關于韓國語言發展的《世宗計劃》均對本民族語言的使用以及國民的語言文字應用提出了具體要求。
癥狀
“電腦失寫癥”又稱“鍵盤手”、“失寫族”,這種由于人們過多在電腦上打字而缺少筆跡書寫感和印痕感,對大腦的語言中樞難以產生刺激作用,從而造成“失寫”的問題被稱為數碼時代的全民“失寫癥”。
在中央電視臺科學·教育頻道推出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觀眾同步聽寫漢字,普遍出現提筆忘字,錯誤百出的現象。有關數據顯示,94.1%的人都曾有過提筆忘字,其中26.8%的人經常會提筆忘字。
會診
使用規范字:“囧”不尷尬
日前,作為當前最權威、最重要的一部漢字規范—《通用規范漢字表》由國務院正式發布。商務印書館隨即出版了由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策劃并委托編寫的《通用規范漢字字典》和《〈通用規范漢字表〉解讀》。同期還推出了《〈通用規范漢字表〉解讀》一書。《通用規范漢字表》的發布,使“規范漢字”這一法律概念落到實處。該表是繼1986年國務院批準重新發布《簡化字總表》后的又一重大漢字規范。在網上流傳甚廣的“囧”字未被收錄進《通用規范漢字表》。對此,專家表示,新字表在研制時考慮了網絡用字的情況。但是目前網絡用字比較混亂,不贊成人們頻繁使用一些網絡用字,完全可以用其他規范字替代。
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學部委員、中國辭書學會會長江藍生教授說,在網絡世界和一部分人群當中,漢語表達不規范的傾向正在解構和消解漢語漢字的美感。“囧”的原意是一個象形字,它的意思是明亮的意思,現在我們把“囧”當成尷尬,這是用錯了。中國文字學會會長、安徽大學(招生辦)教授黃德寬指出,“囧”字之所以在網絡上流行,是看圖理解,那個“囧”的形狀像兩個眉毛耷拉下來。這種解字的方式在中國歷史上早有存在,宋代王安石用會意解釋所有的字,比如水波的“波”,就說“波”為水之皮。從規范使用漢字和正確理解漢字的角度,不應該提倡這件事情。但是在網絡語言中流行,也不必大驚小怪,因為它很快就會消亡。
會診:信息化時代不能因噎廢食
北京語言大學(招生辦)教授李宇明認為,由于信息化時代的特點,我們可能以后認的字會多一些,但會寫的字卻可能越來越少。這個情況在日本已經出現了。他認為信息化時代一定會讓我們民族的文化煥發青春,我們不能夠因噎廢食。李宇明笑著說自己對“噎”該怎么寫也不確定,還得查字典。“我想這種現象會很多,也不一定要很焦慮,但是全社會應該加強對寫字的教育。”
李宇明也說,不能因為有些人提筆忘字就否認信息化,甚至在教育上拒絕信息化,我們國家的信息化不是發展得太快了,而是發展得太慢了。在教育領域信息化用得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提筆忘字是個正常現象,不要讓我們整個社會都在想‘我怎么都成了文盲了’,事實上,你想‘犖犖大端’、‘癩蛤蟆’、‘未雨綢繆’這些詞,沒有計算機的時候也有很多人提筆忘字。實際上成年人提筆忘字是正常現象,到了老年提筆忘字更是正常現象,別讓我們感覺到漢字危機了、我們都笨了。當然,經常練一練,有利于防止老年癡呆。”
中小學生
處方
教育部副部長李衛紅說近些年,教育部、國家語委采取了積極措施:一、通過中小學語文課加強漢字書寫,《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各年級中小學生漢字書寫都提出了明確要求。二、教育部明確規定中小學要開設書法教育課程。三、開展規范漢字書寫教育特色學校創建工作,截至2011年底,確定389所中小學為國家級規范漢字書寫教育特色學校。四、通過賽事等活動提高學生漢字書寫水平。教育部組織開展了三屆以“書寫經典,傳承文明”為主題的全國學生規范漢字書寫大賽,由央視和國家語委聯合主辦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也是提高中小學生的漢字應用和書寫能力的有效舉措。
今年,教育部將在上述工作的基礎上,繼續通過諸如修改中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制作中華經典資源庫、開展國家級規范漢字書寫教育特色學校評審、組織書法名家進校園等措施和手段,不斷提高中小學生的漢字書寫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