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遭遇“雷人”面試
是企業太刁鉆 還是學生心理太脆弱
資料圖片:3月3日,參會女大學生與用人單位工作人員洽談。當日,“美麗職場”女性大學畢業生專場招聘會在沈陽人才市場舉行。近90家用人單位參會,為女大學生及應屆畢業生提供大量就業崗位。新華社記者 任勇 攝
“我在3次面試中都被問到:唐僧師徒四人誰最適合做銷售。太無語了!”應屆畢業生韋瑞婷在總結了自己半年來的求職經歷后,把自己網絡的昵稱改為“雷人面霸”。
金融危機給應屆畢業生求職帶來了影響。急于拿到offer的畢業生采取了用數量求質量的策略,“海投”簡歷、“海面”企業,希望在茫茫職海中早日找到可以棲身的救命船。幾乎每個人都磨煉成了“面霸”,然而身經百戰的他們也常會被一些意想不到的面試“雷”倒。
相同的問題被連著問了3次
韋瑞婷是天津師范大學的本科生,去年下半年她便向幾家心儀的外企和國企投了簡歷,全部石沉大海。一次次的希望破滅之后,她調整了求職戰略:“做不了鳳尾,就做雞頭”,把目標投向所在城市的中小型企業,并選擇了門檻較低的銷售崗位。很快,她陸續收到五六家企業的面試通知。
韋瑞婷的“第一面”是一家服裝公司,沒有經驗的她被考官問得措手不及。其中一道題是:唐僧師徒四人誰最適合做銷售。她一下子蒙住了,馬上開動腦筋:唐僧太“正”,悟空又太好動不好管,八戒嘴倒是挺甜可關鍵時候靠不住,至于沙僧,過于老實容易被人“忽悠”……“如果我這么說不合考官的意怎么辦?”帶著這樣的顧慮,她回答得支支吾吾。結果,“第一面”成了“終面”,再也沒了下文。
回學校后韋瑞婷急忙上網,發現這是一道經典的面試題,答案有好幾種,只要能自圓其說就可以。
吸取了第一次失敗的教訓后,她在網上搜了大量求職“面經”,熬夜背了幾道題,自信滿滿地迎接第二天的另一場面試。
韋瑞婷萬萬沒有想到,第二天她又被問到了同樣的問題。
韋瑞婷心里竊喜,把記憶中的答案向考官表述了一遍。這么“標準”的回答自然贏得了考官的好感,考官稱贊了韋瑞婷對銷售的理解,“對問題考慮得很全面”。
幾天后,韋瑞婷又參加了一家公關公司的面試,形式是白熱化的“群面”。
“我們這組有6個人,分到一個討論題。題目一下來我簡直就要尖叫了。天啊,怎么又是這個!”幾天來韋瑞婷已經是第三次遭遇這個題目。
比起其他沒準備的小組成員,韋瑞婷在討論中很占上風,她的觀點基本上一直帶領著小組討論的思路。韋瑞婷偷偷瞄了眼坐在一旁的考官,“好像對我投來了贊賞的眼光”。這個熟悉的題目讓韋瑞婷“艷壓群芳”。當天下午,她就收到了公司的復試電話。
“這樣的面試太‘雷人’了,如果下一場面試又被問到這樣的問題,我可不想再背一次答案了,可是,如果被問到‘面經’上沒有的問題,我又該怎么回答呢?”
如今,很多畢業生已經把面試當成考研來準備了,花很長時間背題背答案。死記硬背的應試訓練已從高考、考研向求職領域蔓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