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在我們眼前跳動最多的字眼就是“誠信”, 就連全國政協委員在“兩會”期間談到幸福時都表示,政府需要誠信,單位、企業需要誠信,每一個社會成員需要誠信。每個人都說真話,每個人都能聽到真話,這可能是人們放心生活、享受幸福的最起碼要求。
也許,更多的情況下我們是在要求企業和用人單位講誠信,多數求職者在對某個企業有了初步意向后,都會通過多種方式“打探”這家單位,“單位是否正規?工資能按時發嗎?承諾的福利待遇能兌現嗎?”……還有一些招聘企業在招聘簡章和海報上均突出標明所給的薪金待遇,甚至寫上了“保證”字眼,用誠信和誠心來吸引求職者。
然而求職者的誠信又由誰來保證呢?去年的“學歷造假門”一事,讓每一位求職者自身的誠信問題引起人們的關注。眼下又逢畢業時節,招聘會上再次上演“簡歷大PK”,今年畢業生的簡歷“注水”了嗎?
A 仍有簡歷“不太靠譜”
芊芊是安徽農業大學的大四學生,最近她正忙著找工作,求職簡歷也已經投出去十多份,不過大多是石沉大海。芊芊說,她在學校表現還是比較優秀的,可是求職簡歷卻無法和別人競爭,“很多學習成績和能力都不如我的同學,簡歷卻要比我做得‘好看’得多。我弟弟他們學校還有個同學平時只宅在寢室打游戲,簡歷上居然寫著‘曾任學院學生會副主席’。”
根據芊芊反映的情況,記者走訪了幾所高校附近的復印店,不時能看見畢業生來復印簡歷。“成績優秀”、“高分通過四(六)級”、“能熟練操作計算機”、“擔任學生會某部門重要職務”,這些內容已經成了大學生求職簡歷中的“必備”內容,很多同學的簡歷上都寫著豐富的實踐經歷和主席、社長、班長這樣惹眼的職務。
B 注水實屬“無奈之舉”
針對簡歷中的摻假現象,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些大學生。“據我所知,大部分人的簡歷都是精心包裝過。”大四學生小倪直言,這么做是為了吸引企業招聘人員的眼球。用人單位招聘時往往強調工作經驗或者相關證書,這對于在這些方面缺少“砝碼”的應聘大學生來講,只能無奈地往簡歷里注水,以符合用人單位的要求。
“現在工作那么難找,雖然求職簡歷并不一定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但如果不好看,肯定沒人找你面試。”一位同學說,他的簡歷信息基本都是真實的,只不過把成績差的功課刪了,而班干部的名頭、學生會干部的名頭有些不符而已。
也有一些同學表示,簡歷注水雖然“可以理解”,但自己不會這么做,選擇誠信求職。
C 招聘人員“頭痛不已”
據多家企業的人事專員介紹,他們如今收到的簡歷極其精美創新,還有附上靚照、才藝光盤的。但有些簡歷過分虛夸甚至是“無中生有”,往往會令招聘人員十分反感:一個班級竟有6名學校學生會主席;僅會簡單的辦公自動化操作,簡歷上卻寫著“計算機能力優秀”;明明沒有實習過,卻編造出幾段大型企業實習經歷……
其實,現在不少用人單位會到學校或者實習單位核實情況。有些公司也會對篩選下來的簡歷進行背景調查,請專門的調查公司來核實求職者背景,“應聘的職位越高,審查就越嚴格”。合肥某外資企業的人事主管李小姐舉例說,一名某重點大學女生在面試中表現出色,面試官對她很賞識,但隨后調查發現,該女生簡歷中獲得獎學金的次數多寫了一次。李小姐說:“雖然她的能力很優秀,卻缺乏了我們最看重的誠信。最后,公司決定不予錄取。”
誠信是立身之本,對初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說尤為重要。對于畢業生選擇做虛假求職信息的行為,有不少大學老師持反對態度。安徽某高校的就業指導老師孔老師也提醒畢業生們,求職是大學生正式接觸社會的第一步,應該守誠信,否則就算能蒙混過關,對個人的成長也是不利的。孔老師還建議,應聘者對簡歷中的證書復印件,要盡可能攜帶原件交由面試者驗看;簡歷中提到的豐富實踐經歷,也要附上盡可能多的佐證材料,以贏得誠信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