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值大學畢業生“金九銀十”的求職旺季。根據教育部的統計數據,2008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達到創紀錄的559萬人,比去年增加64萬人,增幅接近13%。截至去年9月1日,2007年全國普通高校的應屆畢業生有超過140萬人未能如期就業,往年積壓的未就業大學生將加入今年的就業大軍,與559萬新畢業生“搶飯碗”。有專家分析指出,高校畢業生人數連年攀升,再加上新《勞動合同法》的實施、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以及往年積壓未就業畢業生的存在等因素,今年應屆畢業生找工作更難!那么,今年醫藥專業的應屆畢業生就業情況如何?是否也遭遇了懷才不遇的窘境呢?
就業情況好于去年
“雖然目前具體數據尚未出爐,但從我們了解到的情況來看,今年醫藥專業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率要好于去年。”醫藥英才網職業指導師師至潔肯定地說。醫藥英才網媒介主管賀小麗也認為,雖然大環境使得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十分嚴峻,但醫藥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總體情況要好一些——由于其專業對口性較強,對接率也比較高。
而在同寫意論壇理事長、科貝源(北京)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增江博士看來,未來中小醫藥企業相關從業人員的前景并不樂觀,中小企業競爭力普遍不足,客觀地說,這與國家政策的傾斜度不無關系。“對于大多數醫藥專業應屆畢業生來說,影響就業是必然的。”加上目前多數中小企業普遍面臨著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等多重壓力,生存狀態并不好,尋求解決之策成為各方當務之急。這些無法回避的阻力似乎在驗證著程增江的看法。
相比之下,賀小麗的看法更顯樂觀:“雖然發展前景不好,但這不代表中小企業就不存在,據我們了解,中小企業大多數仍在招聘人才。新《勞動合同法》對企業的影響的確很大,但受到沖擊最大的是那些用工不規范的企業。而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等因素,是任何企業都不可回避的。而且只要這個企業存在,要發展就得去面對現實。畢竟,人才這個軟件是支撐企業發展的重要杠桿。”賀小麗分析道。師至潔則補充道,從醫藥英才網目前所了解到的就業情況看,醫藥行業正在快速發展。而未來,隨著國家醫療機構各項功能的逐漸健全,醫療服務崗位將更加細化;同時人們健康意愿普遍增強,可以預測,醫療機構的放量也指日可待。
據了解,今年已有不少醫藥衛生類應屆畢業生進入了民營醫療機構、藥店等單位就業。與去年相比,應屆生就業率略有上升。銷售經理/代表、OTC經理、技術研發人員、質量管理員、護士/護理人員等職位都是近期的熱招職位,相應的人才也比較缺乏,尤其是醫藥研發人員的缺口較大。在9月4日奧運會后的北京首場招聘會上,有近百家企業提供了2000余個工作崗位,其中不乏三九藥業、湖南漢森、成都地奧等醫藥企業,提供崗位最多的則是醫藥銷售和產品經理,絕大部分崗位的要求中都明確寫有“需醫學背景”。 溫州某醫學院2008屆預防醫學專業畢業生小江說,在參加了數場招聘會后,發現自己想進入大醫院就職的愿望難以實現,所以也開始放低姿態擇業,目前已與一家民營醫院簽約。“據我所知,我的大部分同學都已經開始不局限于本專業找工作了,只是選擇的工種不一樣,如制劑、檢驗、銷售等。已經有一部分同學找到了工作。” 共同努力才能攜手 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尚可,并不代表人才與單位間的需求十分匹配。“當然,用人單位與畢業生之間的矛盾不只存在于醫藥行業,在各個行業都很顯著。從近日我們所服務的醫藥企業的反饋來看,目前醫藥企業招聘基本都是需要有從業經驗;而不少畢業生都熱衷于大企業,無法順利就業的情況也比比皆是。”師至潔說道。 誠然,中國傳統的教育體制決定了畢業生仍需經過社會的錘煉才能相對適應工作崗位。醫藥行業也不例外,一般醫藥專業的畢業生都要經過長期的實習才能被用人單位接受,特別是臨床和護理專業。在近日北京某招聘會上發現,不少醫院掛出的崗位幾乎全是碩士、博士、7年制,有數年從業經驗,只有在圖書管理、醫學影像或護理等崗位才招少量的本科畢業生。與那些熱門的三甲醫院、大型制藥企業相比,社區醫院的攤位前冷清了很多。然而,社區醫院、縣鄉鎮醫院對畢業生的需求量一直較大,且國家對基層醫療機構已有政策傾斜,在基層就業的前景也不錯,但不少畢業生還是不愿意到社區醫院。即所謂的“高不成,低不就”。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制藥企業人力資源部相關人士說,醫藥行業是技術含量比較高的行業,受行業性質影響,對人員素質和技術力量的要求較高。所以,一定年限的從業經驗、刻苦的鉆研作風、踏實的工作態度,是醫藥企業的求職者應該具備的,也是醫藥企業在招聘時所看重的。“我們發現,不少應屆畢業生身上存在‘挑剔、不安分’的因素,這也讓我們很頭疼。當然,應屆畢業生身上也有自己的優勢,年輕、薪酬低。” 作為多年的就業指導師,師至潔也對應屆畢業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對于應屆畢業生來說,想進入醫藥行業應該降低期望值,理性對待就業——先就業,再擇業。也希望用人單位能給應屆畢業生足夠的耐心和信心,為他們提供就業的機會。
用人單位以任何名義向應聘者收取費用都屬于違法行為(如押金、報名費、代收體檢費等),請應聘者提高警惕!查看詳情
濮陽人才網官方微信平臺
濮陽人才網手機網頁版
濮陽求職招聘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