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信息技術為主要標志的高新技術取得了空前發展,科學技術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程度不斷加深。經濟全球化是各種全球化網絡的交織和疊加,其中科技全球化是經濟全球化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同時,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加快了科學技術全球化的趨勢。11月14~15日召開的2008中關村論壇以“科技——全球創新挑戰”為主題,旨在借助世界科技和經濟資源,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為自主創新尋求源源不斷的動力和機遇。 大學和研究機構應該怎樣培養有創造性和創新性的學生?如何利用有限的條件使培養的學生成為精英人才?11月14日,在2008中關村論壇上,2000年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作了題為《在中國培養人才:一些經驗之談》的演講,以他的親身體會回答了以上問題。 2004年,姚期智離開普林斯頓大學回到中國,在清華大學擔任教授。當時姚期智回國的目的就是要推動中國計算機科學的發展。他認為,最具有成效的一個方法就是培養計算機科學領域的精英人才。 這是一項非常艱難的工作。 眾所周知,中國有一些特殊的優勢,如出色的學生、飛速發展的經濟、有效的組織性等。4年前,姚期智就問自己:“怎么利用這些優勢在中國培養精英人才?” 從一開始,姚期智的目標就非常明確——在計算機科學領域,為最聰明的中國學生創造學習、研究的良好環境,以對他們將來的發展有所幫助。 在全球化時代,人才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大部分計算機、信息領域的高材生畢業之后都想去美國進一步深入學習。是否有辦法可以保留一部分高材生,讓他們在中國繼續他們的教育,促進中國計算機、信息科學的發展,這就是姚期智考慮的問題。 “只從表面做工作是不夠的,需要建立起一個系統的培養方案,可以給中國的高材生提供一個合理的選擇,使他們覺得留在國內并不會犧牲自己的前途。”姚期智說。 實際操作起來并不容易。姚期智說:“因為只有當學生真正相信我們提供的條件與發達國家能夠媲美時,他們才會留下來。同時,還必須獲得政府和其他機構的資金支持,才能開展系統的培養方案。” 姚期智正在開展的教育方案包括一個本科生的精英課程。姚期智介紹,精英課程每年從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的大一學生中錄取30個學生,給他們制訂10個專門的課程,包括計算機理論科學和計算機系統領域。 “當然僅僅教授課程是不夠的,必須有一個研究環境來支持我們的培養工作。”于是在2006年,姚期智在清華大學成立了計算機理論科學研究院,開始了研究生的培養方案。 姚期智介紹,研究生的培養著重在計算機理論科學方面,這非常需要國際合作交流。因此學生至少有一年公費出國深造的機會。“有了足夠的國際交流互動,這些具有天賦的中國學生,會加倍努力使自己跟國外的對手一樣棒。” 為了增強研究生培養的師資力量,姚期智建立了一個強有力的教研團隊,目前包括博士后團隊以及知名研究人員組成的導師組。 “教育項目越早起步越好。”姚期智表示:“所以,如果有學生愿意在中國做研究生項目,我們就會在本科階段先安排一些項目給他們,這樣就使得他們能夠融入之后的研究生學習氛圍。” 為了研究生有更多的國際交流機會,姚期智還啟動了一些具有創新性的模式,其中有一個全都是由學生參加的國際研討會。會議邀請國外高校畢業不久但已經做出杰出工作的學生,與國內的學生討論交流。 姚期智強調:“在當今中國,只要抓住各種資源帶給我們的機會、為學生創造良好的環境、打破學科之間的邊界、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就很有可能培養出科學精英人才。”
用人單位以任何名義向應聘者收取費用都屬于違法行為(如押金、報名費、代收體檢費等),請應聘者提高警惕!查看詳情
濮陽人才網官方微信平臺
濮陽人才網手機網頁版
濮陽求職招聘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