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競爭更加激烈
浙江日報12月12日訊2009年,全國高校畢業生接近600萬,創下歷史新高。加上往年畢業而未能就業者,總數高達1000萬人。我省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預計為23萬余人,比2008年增長約2萬人。
面對不斷擴張的畢業生隊伍,用人單位招聘時的挑剔,給大學生順利就業帶來額外的壓力。
我們在近期舉行的各類招聘會上發現,企業錄用的門檻抬高了。
在浙江工業大學參加校園招聘會的某企業組織科經理盧曉燕向我們透露,這是他們公司最后一次面向應屆畢業生進行招聘,明年會對應聘者的年齡作出限制,必須在30周歲以上。“現在經濟不景氣,公司為了節省成本,將直接招聘有工作經驗的人。”
普通本科院校影響較大
我們發現,面對金融危機,普通本科院校畢業生面臨較大壓力。
浙江大學作為我省唯一一所全國重點高校,相對省內其他院校而言,畢業生更具競爭力,且每年考研(Q吧) 、留學的比例較高。
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采用“實習就業一條龍”的教學模式,學生因定位準確而格外吃香。以藝術系為例,廣告設計與制作、環境藝術設計兩個專業的畢業生簽約率連續4年達到100%。
在12月6日舉行的寧波市紡織服裝類專場招聘會上,170多家企事業單位提供了1400多個崗位,需求人數約2800人,但是前來應聘的學生只有2000余人。何以出現這種應聘人數與招聘人數“倒掛”的現象?原來,很多高職生提前一年到企業頂崗實習,如今大多數已經實現就業。
某些專業受到沖擊
受到外部需求減弱、人民幣升值等因素影響,專家估計,國際貿易、物流管理、設計、廣告等相關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會受到一定影響。
在一些高校舉行的校園招聘會上,就業指導中心的老師表示,前些年用人單位非常踴躍,會主動和校方聯系,今年有不少單位是做了工作才來的。
為了應對壓力,很多畢業生選擇了考研。今年中國美院國畫、油畫、版畫等專業畢業生考研比例高達80%,設計類畢業生考研的人數也大幅增加,達到了50%左右,大家希望把就業壓力轉移到兩三年以后。
危機之下,大學生的心態已經發生變化,他們對金融風暴的認識逐漸增強,自我定位也趨于平穩。在采訪中發現,很多畢業生對未來月薪預期值在2000元左右,甚至定位在1500元,這與以往月薪不到3000元決不考慮的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
危機中蘊藏著機遇
雖然金融危機對就業造成沖擊,卻帶來了契機。
在中國美院的校園招聘會上,用人單位對網絡游戲設計、動漫人才的需求可謂點起了“冬天里的一把火”,很多公司開出了底薪6000元的優厚條件。由于網游的特殊性,金融危機并不會直接沖擊到網游業,而已經成熟、成規模的網游企業反而會迎來更好的機遇。因此,不少網游公司對國畫、油畫、版畫、雕塑等純藝術類畢業生也伸出了橄欖枝,聘請他們進行原畫創作。
金融危機來臨,保險行業反而更吃香。日前在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舉行的校園招聘會上,10家保險公司共提供了270余個崗位,讓市場營銷、工商管理等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倍感振奮。
浙江財經學院外國語學院負責學生就業的高賀認為,外語類專業畢業生不用過于擔心找不到工作。
“這就是一場心理戰,不必太過恐慌。”高賀說,“畢竟現在很多大單位都需要外語人才,像阿里巴巴公司今年就直接聯系我們說要一批日語的學生,要在我校開專場招聘會,這是過去從沒有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