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一級建造師后,證掛在一家建筑公司,一年拿10萬元。”在長沙工作的肖樂(化名)有穩定的職業,但他的主要收入卻不來自工資,而是靠“出租”建造師證書。
像肖樂這樣的,目前在國內還有不少。他們通過“出租”個人職業資格證,就輕輕松松坐收數萬元。一級建造師、注冊巖土工程師、注冊電氣工程師、爆破工程師……各種證明碼標價,從培訓輔導、中介介紹,“掛證”行業形成利益鏈,而這種“人證分離”的現象,引發了人們對于工程質量安全的擔憂。
形成完整利益鏈
“行政部門有要求,市場有需求,考證掛證有奔頭”。長沙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路橋高級工程師說,按照建設部門規定,路橋施工企業要升級資質或保級,應配備專業注冊人員,目前人才缺口和實際需求有差距,企業只好“租證”,“掛證”已經成為行業潛規則。
事實上,從考前培訓、考后中介介紹,到完成在企業的“假注冊”,“掛證”行業已形成完整利益鏈。
“不怕你的證書不值錢,就怕有錢你不會賺”,這是一家掛證中介打出的廣告。掛證中介不僅在網上招攬人才,還在住建系統、高校“挖”人才,將其介紹給有需要的掛靠企業,并提供專業合同,按照證書質量不同,從中獲取提成。
“人證分離”藏隱患
業內人士分析,“掛證”讓許多專業人員在獲得可觀利益的同時,也讓其與專業分離,“人證分離”隱藏安全隱患,特別是對于道路橋梁等施工企業來說,“證到人不到”,其承包的工程質量讓人擔憂。
專家指出,由于社保沒有全國聯網,讓許多企業在借用“掛證族”資格證時,有了可以操作的空間。
專家認為,受證件監管、市場需求等因素影響,清理“掛證”行為任重道遠。一旦發現公職單位人員在企業掛證,相關部門應給予記過、降級、撤職或者開除處分。同時,逐步推進社保全國聯網,堵住“掛證族”在企業“假注冊”的漏洞。
用人單位以任何名義向應聘者收取費用都屬于違法行為(如押金、報名費、代收體檢費等),請應聘者提高警惕!查看詳情
濮陽人才網官方微信平臺
濮陽人才網手機網頁版
濮陽求職招聘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