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爭霸剛剛結束,局面還沒有穩定的時候,有一次,漢高祖在高臺上遠遠望見河灘上有人群聚集談話。
漢高祖就問張良:“這些人在干什么?”
張良回答說:“這些人在商量怎么造你的反!
劉邦大吃一驚:天下剛剛平定,為何又要造反?張良說:“這些都是幫你打天下的將領,但是你封來封去都只封你的親戚,其他有功之人就不知道該把自己擺在哪里了!
漢高祖問張良有什么好建議,張良說:“如果現在就分封所有將領,實際上來不及考核,但可以先封一個人,這個人要大家都知道你最恨他,而這個人又的確是個有功之臣。你心目中有這樣一個人嗎?”
漢高祖說:“我一直想找個機會把雍齒這家伙殺掉呢!
張良建議立刻封雍齒為侯。
雍齒被封了侯,其他功臣就放心了,因為雍齒尚且封侯,又何況我們呢?
【人從來都不是完美的,激勵作為一種制度存在,實際上是對人才價值的一種承認。只要是作出了貢獻,都應該得到認可,至于這種認可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是實質的還是名譽的,都只是形式而已,重要的是效果!
信息源于溝通漢高祖未定天下的時候,有一個讓天下臣民上書的習慣。甚至在路上碰見父老時,他都不忘向那些見多識廣的長者請教。
漢高祖知道民間有許多重要的意見,所以漢室在求賢良直言時有個規矩:講錯了,不罰;講對了,有賞。漢朝這個征求民間意見的管道,在漢武帝的時候落實為察舉制度,全國都要按照郡縣人口的比例由地方推薦察舉。
早朝議政時,皇帝、大臣及察舉出來的賢才,共同商討國家政策。著名的一例就是《鹽鐵論》:匈奴來犯,是否征伐匈奴。征伐匈奴要花多少戰爭經費,這經費由誰來支付?假如政府的財政收入不夠支付戰爭費用,怎么辦?政府官員說要鹽鐵公賣。老百姓的代表則說這不公平,鹽和鐵是生活必需品,富人吃那么多鹽,窮人也吃那么多鹽;富人不用鐵,可是窮人卻是要用鋤頭的,鹽鐵公賣對大家的負擔是不一樣的。
【也許,正是這種民主,這種群策群力,奠定了漢王朝的統治基礎?梢,群策群力并不是韋爾奇的發明,但卻正是這么個老外,幫我們總結和印證了古老傳說中的不變真理:群眾是英雄。】
用人單位以任何名義向應聘者收取費用都屬于違法行為(如押金、報名費、代收體檢費等),請應聘者提高警惕!查看詳情
濮陽人才網官方微信平臺
濮陽人才網手機網頁版
濮陽求職招聘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