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中國公司的成長,勢必依賴于一個成熟經理人階層的出現和壯大。從“老板時代”過渡到“經理人時代”,或許才是中國商業成熟的標志。
目前很多企業的CEO、CHO、CFO、CMO、總經理、副總經理等高管,加上企業里的中層管理經理人群體,他們構成了企業龐大的經理層,組成了企業的職業經理隊伍,成為了公司的核心和樞紐,他們是企業的脊梁,是公司的骨干力量。他們的表現決定了公司的戰略執行和運營,決定了公司的利益和生存,更決定了公司的未來和發展。
企業的組織結構就象一根鏈條,環環相扣,任何一個環節的薄弱都同樣會造成整體運轉的障礙。如果將企業比作一個人,最高決策管理層(董事會、投資者)就好比頭腦,決定前進的方向;基層員工則是腳踏實地的雙足,但僅有頭腦和雙足還是不夠的,必須要有一個承上啟下的腰,也就是貫徹執行決策意圖和指揮具體操作的職業經理管理層。作為管理者,要求他們既要有胸懷全局的大局觀,又要熟悉具體的業務操作,而更為重要的是要保持敬業協作,求實創新,銳意進取的雄心和壯志。
然而作為一名職業經理人,縱橫于大江南北,馳騁在長城內外。櫛風沐雨,披星戴月,忍辱負重。在腥風血雨,天昏地暗的殘酷商戰之中,既有成功的鮮花和掌聲,又有失敗的沮喪和淚水。伴隨著市場的千變萬化,伴隨著企業的枯榮興衰,職業經理人也在經歷著人生的大寵大辱,大起大伏,大喜大悲,大成功大失敗。現實中的很多經理人,一旦在一個崗位上工作了一段時間,就會覺得工作起來非常熟練,無須接受新的學習;或總覺得一些領導、管理、營銷理論學得差不多了,已經成為了專家、成為了行家里手,而自己的收益并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于是乎,一種不公平感和自我膨脹欲油然而生,隨之而來的便是一系列的浮躁和虛榮,很多人開始了高調,開始眼高手低,說多做少,開始了安樂,吃喝玩樂,我行我素任逍遙,還有一部分人選擇了空降,選擇了跳槽,殊不知,社會每時每刻都在前進,周圍的環境在不斷變化,過去的輝煌已是過往云煙,過去的經驗已是制約我們發展的瓶頸,危機正向我們一步步逼近,我們隨時都面臨著被淘汰的可能。由于我們的浮躁心理和驕傲心態,我們的求知欲嚴重下降,自傲心理明顯加強,學習的動力沒有了,進取的驅動停止了,我們的競爭力也隨之變的越來越經歷不了風雨了。
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說過:“對于成功的企業和企業家來說,其事業最大的威脅不是來自競爭對手,而是來自于他們自身”。方正(香港)公司董事局主席王選也告誡,警惕成功是失敗之母。許多失利者,并不是被對手擠垮的,而是被自己的成功沖昏頭腦,以致敗下陣來的。此語非常值得我們深思。人生沒有永久輝煌,“月盈則虧,水滿則溢”。成功者首要做到的是頭腦清醒,眼光明亮,像孔子一樣不斷“三省吾身”,從非理性的高處逼降;像唐太宗一樣不斷“三鏡自照”,不斷地矯正人生的航標,從新的角度和立場去思考做事和做人;象計算器一樣不斷“鍵盤歸零”,展開新的程序,去設計、運算最新最美的圖畫。甩掉成功的包袱,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功。
世界第一領導力大師約翰麥斯威爾說:“你的成就取決于你的領導力”。你的成就就是你的外職涯,包括你的職位、薪酬、福利、身份、地位等等,你的領導力屬于你的內職涯,你的外職涯取決于你的內職涯,即你的內職涯決定你的外職涯。 人生職場就像騎單車,要想平衡就需要不斷保持前進,而且進行的速度越快,你就越容易掌握平衡。所以,浮躁的職業經理人,為了能真正的把事情做好,使自己的職業道路更加平坦,每一步更加堅實,更好的實現自己的理想和價值,獲得美滿幸福的人生,請甩掉成功的包袱,祛除浮躁的心態,保持謙虛謹慎,輕裝前行,時刻做到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保持“空杯心態”,把自己完全當成新生,虛心地向周圍的同事、同行、客戶等學習,改變過去對事物的許多看法,調整好積極學習的心態與思維慣性,全面接受新的知識,做到鳳凰涅磐、浴火重生,加強自身的心態素養修煉,提高自己的職業技能,養成隨時充電、終身學習的習慣,努力充實自己的內職涯,做到與時俱進,與時偕行,與司偕行。
這樣我們才會更快的進步,才能更好地適應當前社會的激烈競爭和挑戰,才能做到身體康健,心靈安寧,才能永遠的一路凱歌,游刃職場,笑傲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