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就曾在職場流傳著這樣一個范例:一家著名保險公司到一所重點大學聯系校園招聘會的事宜,就業指導辦公室的老師當時便直截勸該公司放棄招聘的想法,因為沒有畢業生愿意畢業后做保險業務代表。
在此次的調查中發現,企業最缺銷售人才,提供空缺職位達29680至30350個,而在所有行業中,批發零售、保險、生物制藥和房地產行業最缺銷售人才。調查分析表明,很多畢業生認為銷售工作要看人臉色,剛畢業沒有社會關系和銷售渠道,銷售業績做不好,往往累得半死還賺不到錢。也有學生認為,做銷售技術含量低,不穩定也不體面。有意思的是不少學生愿意從事外貿工作,認為它和 一般銷售不同,不僅收入可以較快提高,還可以接觸到國際公司,對自己的職業發展很有利。最倒霉的可能要屬生物制藥行業,由于行業競爭激烈,人員流動率高,很多跨國企業都想招聘大學畢業生,培養和儲備銷售人才。生物制藥的銷售必須具備一定的醫學藥理知識,但是很多醫學院的畢業生表示寧愿在小醫院拿低工資,也不想到跨國公司任醫藥代表。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說,加入WTO后中國服務業需要一大批兼具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營銷人才,他們是市場和收入的保證,一個汽車高級銷售經理的年薪約50萬元,優秀的保險業務代表年薪可達百萬元,但這樣的人才往往有價無市,企業苦尋而難得。
企業篩選簡歷主要考慮“專業是否對口”,其次考慮“實習經驗是否對口”,再次是“學校知名度”。企業認為,學生簡歷普遍內容冗長,無關聯信息較多。套用時下流行的詞匯,畢業生的簡歷先要經過“海選”,長篇幅的簡歷很難過得了這一關。此外,如果簡歷中出現拼寫、語法錯誤和措辭不當,把企業、收件人和職位名寫錯,將直接導致應聘的學生失去下一輪的機會。
調查顯示,企業面試的目的首先是“在簡歷基礎上,進一步了解和評估候選人的專業能力”,其次是“確認簡歷中的信息是否屬實”,再次“判斷候選人是否和企業文化相符合”。一些畢業生對信息真實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許多企業表示,畢業生在面試中最大的失誤是夸大自己的能力,與簡歷反映出的個人專長和素質不符合,此外候選人的答非所問、穿戴不當和遲到也是面試中不能容忍的失誤。
用人單位以任何名義向應聘者收取費用都屬于違法行為(如押金、報名費、代收體檢費等),請應聘者提高警惕!查看詳情
濮陽人才網官方微信平臺
濮陽人才網手機網頁版
濮陽求職招聘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