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業是許多大學生畢業找工作的首選,應聘成功卻并非易事。由于競爭激烈,有些企業的網申通過率僅為10%,筆試面試又會淘汰一批。應聘成功率低,讓許多人退縮了,尤其是一些普通院校學生,常常以為,應聘成功大企業是名校大學生的事情,自己就算了吧。其實,普通院校學生也不乏應聘成功案例,怎樣才能應聘成功大企業? 一、明確應聘目標,選中幾家目標公司投遞簡歷
校園招聘通常時間比較集中,在某個時期內,校園招聘會一場接一場,讓大學生們疲于應付。
其實,象趕場子似地,密集地用一份簡歷投遞N家公司,不如有目標地準備幾份不同類型的簡歷,投遞幾家目標公司,在案例《找工作要準備3份簡歷 新聞專業名校生求職記》中,大學生一蔚根據自己的優勢與興趣,選擇了3個求職方向,并分別準備了簡歷,最終應聘成功。
二、花時間研究目標企業的基本情況及招聘流程
對于大學生們普遍比較心儀的目標企業,如國內的四大銀行、外資企業寶潔、IBM這類,一定要事先對目標企業的基本情況及招聘流程事先了解。
網上有大量企業的信息及招聘信息,有往屆同學的面經,在應聘前充分學習是應聘成功的保障。雖然,這些企業每年的面試流程與形式會有一些變化,但每個企業關注的核心問題是有一定延續性的,往年的經驗值得參考。
三、堅持完成招聘流程
大家可能不太相信,能真正堅持完成招聘流程的學生往往就有一半的成功希望,很多人在招聘過程中,堅持不下來了,結果求職失敗。
大型企業在招聘時,往往非常慎重,招聘也是企業人力資源工作中的一件大事,要調動企業內部各個部門甚至是重要領導,所以,在整個招聘流程的設計上,人力資源部都會非常嚴謹,每個環節都在考察上去,從而淘汰掉不適合的人。
有的時候,整個招聘流程就會相對復雜,時間較長,許多同學明明非常想去這些企業工作,但卻止步于招聘過程,一點小困難就放棄了。
例如:網申的時候不認真填寫簡歷,填寫不完整,錯誤,沒照片;招聘會怕路遠不參加;筆試面試遲到,常常就是這些細節的懶惰和疏忽,使名企失之交臂。
校園招聘往往歷時2-3個月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大學生們還有課要上,要考試,甚至有的人同時在準備考研,加上面試的各種不確定性,各種奔波,確實比較考驗人,是一段比較辛苦的心路歷程,對于從小就養尊處優的90后來說,是一件挺有壓力的事情,但是,大家要明白,只有堅持下來,走過這段路,才能最后收獲自己想要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