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一:簡歷注水成常態
當有人提出就業形勢嚴峻的時候,千千萬萬個求職者都擠破頭了想把自己的簡歷裝點得優秀、再優秀一點。然而把握得好是修飾,修飾過度了就是造假。前程無憂曾針對HR做過調查:“你能容許應聘者的簡歷有多大水分”。70%的HR對“摻水簡歷”的現象持理解、同情和寬容態度。也有HR表示,要看一下水分出在哪里,基本情況必須是真實的,但能力方面夸大其辭無傷大雅。不過也有不少求職者表示,自己是被迫注水。“當人人都自稱性格開朗、溝通能力強的時候,你怎么甘心讓自己成為平庸之輩?不是要吹得自己天花亂墜,但是也總不想讓自己輸在起跑線上。”而搜索引擎上所謂讓HR眼前一亮的簡歷模板、自我介紹也隨手可得。不得不說,簡歷注水已經成了招聘市場中,你懂我懂大家懂的潛規則。
癥狀二:學歷造假存僥幸
職場失信中,人們對于基本信息造假的容忍度較低。一旦發現,后果常常是面臨丟掉飯碗。當方舟子爆出中國第一職業經理人、中國打工皇帝、新華都集團總裁兼CEO唐駿的博士學位是假的時候,就如一枚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很快,唐駿成為話題的中心。唐駿陷入學歷造假事件,和其此前正面、積極的成功職場人士形象大相徑庭,一場職場誠信危機由此引發。不過如今學歷造假在高管之中屢有發生,盡管已經有不少HR會對求職者展開背景調查,但也不乏有人本著高風險高回報的想法依然選擇鋌而走險。有人說學歷造假是“社會病”,但藥到病除依靠的恐怕不僅僅是HR的一雙火眼金睛。
癥狀三:為利驅使泄“機密”
我們常常能在影視作品中看到為了謀取私利而出賣公司將商業機密、客戶資源倒賣給競爭對手的戲碼,盡管現實生活中的情節并沒有那樣驚心動魄,但是泄露機密情節嚴重的甚至可以追究刑事責任。近年來,國際、國內因泄漏商業秘密而起的糾紛案件層出不窮,商業秘密的保護已經成為國際性問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掌握的某種特定技術、經營信息、客戶資源往往成為制勝的關鍵。不過,有些企業的少數員工,會以其掌握的商業秘密為籌碼,向同類公司兜售或要挾本公司大幅加薪。不少企因為商業秘密被泄露而蒙受了巨額損失,有些甚至因此而遭受滅頂之災。如何對商業秘密進行有效保護,已成為一個企業至關重要的命題。
風險成本小成失信誘因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說的是人若不講信用,在社會上就無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誠信是一個道德范疇,對于自我修養、齊家、交友、營商以至為政,都是一種不可缺少的必備素養,可見誠信在人類社會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有人將它形容為公民的第二個“身份證”。然而,當前職場中因競爭謀利而存在的誠信缺失問題比比皆是,可盡管如此,大多數人仍然認為職場上不誠信的后果并不嚴重,更多的是主觀心理感受,于是風險成本低成為人們愿意冒險的一大初衷。對此,有人呼吁出臺相關機制,建立個人誠信檔案,以制約職場失信的泛濫成災。然而在尚未普及有效機制之前,也許能抵御這種不良局面的唯一途徑就是依靠雙方自覺堅守。唯有如此,才能還職場一片公平競爭、良性發展的凈土。
用人單位以任何名義向應聘者收取費用都屬于違法行為(如押金、報名費、代收體檢費等),請應聘者提高警惕!查看詳情
濮陽人才網官方微信平臺
濮陽人才網手機網頁版
濮陽求職招聘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