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發布《關于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提出了“嘗試由民間資本發起設立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為設立民營銀行亮了綠燈。專家認為,允許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有利于讓民間資本發揮活力,增加金融服務供給,提高金融市場效率,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對企業自身而言,辦民營銀行有利于拓展融資渠道,實現資本運營,擴大生產經營規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丁建臣說。
面對如此誘人的市場,哪些企業會率先爭搶牌照呢?除了現有的民生銀行,未來最有可能做大的會是哪些民營銀行呢?我們不妨做一下猜測:
準備已久的“蘇寧銀行”
前不久,有消息稱,蘇寧云商正在申請民營銀行的牌照。但隨后,蘇寧云商集團副董事長孫為民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這是一個不準確的表述,其前置條件在于商業銀行的準入政策。
“首先是政策如何規定,是否允許民企發起成立銀行;其次才是我們怎么做的問題。”孫為民稱,與虛擬運營商牌照的申請類似,如果國家政策放開,蘇寧將會積極申請。
現在,隨著《指導意見》的發布,準入政策放開,無疑利好蘇寧。
據蘇寧云商內部人士向透露,出于產業規劃、商標保護的考慮,蘇寧云商早已注冊如:suningbank、sunanbank等與suning相關的域名;并完成蘇寧銀行有限公司的工商注冊。
此前,蘇寧云商也已布局蘇寧小貸、易付寶。有券商分析人士認為,銀行三大核心業務是“存、貸、匯”,由蘇寧小貸實現由匯到貸,易付寶實現由存到匯,再實現匯到存。未來可以通過資產證券化打通存和貸的聯系;如果成立商業銀行,蘇寧云商將盤活自己的金融布局。
最讓傳統銀行壓力山大的阿里銀行
早在今年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的表態就激發了馬云的投資熱情:“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金融機構重組改造,探索設立民間資本發起的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
“很多行業的創新都是外行進來才引發的。我希望外行人能夠參與這個領域,不僅僅是來攪局,而是共同創造一個未來。”馬云說。 未來金融有兩大機會,一個是金融互聯網,即金融行業走向互聯網;第二個是互聯網金融,后者正是他所擅長的領域。
這幾年以來,馬云不斷嘗試互聯網和金融的結合。雖然支付寶此前表示“永遠不會成為一家銀行”,但馬云在相關業務領域的試水一直未停止。從提供虛擬支付功能到小額貸款,再到如今的余額寶理財服務,馬云不斷“吞食”著傳統的銀行業務。
對于像馬云這樣的攪局者,銀行已經感到了壓力。作為一家民營銀行的老板——民生銀行行長洪崎對媒體表示,阿里做金融是對銀行界的重大挑戰。
來自阿里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阿里金融單季完成貸款筆數超過110萬筆,同比增幅超過50%;新增的120億元貸款,平均單筆貸款約11000元。截至一季度末,其累計服務小微企業已經超過25萬家。
隨著民營銀行準入政策的開放,馬云自然不會放過絕佳的機會。
相比馬云,馬化騰看似是一個后來者,既沒有在小額信貸拿到牌照,也沒有明確推出類似的“信用支付”業務。但是騰訊旗下財付通卻有著另一招必殺技——國際卡業務。
張慧,一位骨灰級網購達人,全球海淘商品是她的生活方式。她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你可以看到很多海淘教程中,把你必須要有一張銀聯Visa或銀聯Master國際信用卡作為海淘前提條件,現在來看顯然是落伍了。”
去年11月,財付通與美國運通共同宣布“財付通美國運通國際賬號”正式上線。這意味著,在財付通開通境外支付功能,便會得到一張“虛擬”的美國運通卡。例如在美國亞馬遜購買美元商品,只要財付通有足額人民幣便能夠使用這張“虛擬”美國運通卡進行消費,所需要支付的美元貨幣兌換費只有0.7%。
以騰訊的“作風”,其很少是“第一個”,卻永運是最大的那個。騰訊銀行?我們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