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視自我與現實需要的差距
對許多人來說,某重點大學中文系畢業的學歷看似耀眼,但是對于2004級畢業的謝麗萍而言,這個光環卻無法給她額外特殊的就業保障。
剛畢業時,謝麗萍幾乎“憑運氣”找工作,兩年內換了4個工作。
第一個工作是到廣告公司擔任AE,但不到一個月她又轉到某日資公司做“法務專員”,做的其實是一般行政助理的工作。
半年后,她又跳到一家會館擔任園區導覽接待員,不到一年時間,她又到某大學做研究助理。
謝麗萍回憶那一直在做“新人”的頭兩年:因為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等于一碰到瓶頸就換工作。
后來她下定決心去考某人才培訓班。
因為與其一直盲目摸索、被動等待市場決定自己的命運,不如從頭學一個比較符合市場迫切需要的第二專業。
經過歷時2年的在職學習訓練,“面試機會增加、選擇空間也變大了。
”謝麗萍回憶著,有一種脫胎換骨的感覺。
后來的4年里,她在一家科技公司從銷售專員做起,工作舞臺也隨著公司的發展不斷變大。
半年前,她主動向公司提出請求調到產品部門做企劃,以擴大學習范圍。
于是,她成為了公司第一個兼具銷售背景的產品企劃課課長。
嚴峻的就業環境和市場供需的極端不平衡,常讓懷抱希望的“天之驕子”們覺得“英雄無用武之地”。
謝麗萍在審視自我與現實需要的差距中,深刻地意識到,只有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弱勢,然后轉弱為強,才是自我發展的真正基礎。
以積極的心態去思考、去行動
大凡能轉弱為強者,大都擁有一個積極的心態。
人生是真實永恒的,有各種問題存在。
以積極的心態去思考、去行動,就不會再被任何難題所控制、阻撓。
任何人只要愿意有意識地去改變自己,并且能通過接受積極的思想去控制自己的弱點,就能真正達到目的。
積極心態的確能使人轉敗為勝,將弱點轉化為力量。
成功的人是具有積極心態的人。
他們樂觀、自信,有必勝的信念。
他們善于稱贊別人,樂于幫助別人,具有奉獻精神。
他們微笑常在,樂觀自信,總能使別人感到他們的重要。
雖然挫折不斷,但他們不為所困,依然堅持不懈,直至成功。
而那些持有消極心態人,他們總是憤世嫉俗,認為人性丑惡,與人不和。
他們沒有目標,缺乏動力,不思進取,缺乏恒心,經常為自己尋找借口和合理化的理由,逃避工作。
他們心存僥幸,不愿付出,固執己見,不能寬容人。
他們自卑懦弱,無所事事,自高自大,清高虛榮,不守信用。
他們縱然嘴中也可能時常念叨著成功,但就是不能成功,因為他們不愿付諸行動,也不知怎么行動。
他們這種深藏于潛意識里的消極心態,直接影響了他們的成功。
卡樂拉曾是一個很消極的人,多年前的一個晚上,他散步到長島的一處草地上,計劃在那里自殺。
生命對他已無任何意義可言,生活中已無任何希望。
他隨身帶了一瓶毒藥,一口喝盡,躺在那兒等死。
第二天,他睜開眼睛,看到月光皎潔的夜空,十分驚異。
他懷疑自己已經死了,他想不通自己為什么會沒有死。
他始終認為,這是上帝的意思。
上帝希望他活下來,因為另有任務給他。
當他知道自己仍然活著,突然間重新有了生存的渴望。
他感謝上帝的恩賜,讓他活下去,并且下定決心,一定要活下去,要以幫助他人為職責。
卡樂拉終于成了一位特殊的積極思想者,他把幫助他人當做自己生命的全部使命。
那么,怎樣才能轉變一個人的心態呢?世界上最具積極心態的H. C.馬特恩設計了一套公式,你不妨試試—?孤立弱點,將它研究透徹,然后設計一個計劃加以克服;?詳細列出你期望達到的目標;?想象一幅將你自己的劣勢變成優勢的景象;?立即開始成為你希望的強人;?在你的最弱之處,采取最強的步驟;?請求他人的幫助,相信他們會這樣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