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是備受爭議的一代,但就在你還沒回過神來的時候,“80后”已經開始角逐于社會財富的戰場,并且取得了驕人的戰績。
他和許多同齡大學生一樣面對著同一個問題:是繼續考研,還是找一份體面工作,抑或選擇創業,人生走在了十字路口。父母為其在事業單位找好了工作,只等他畢業就可以上班。不過在大學期間開始做“元祖”代理,頗有商業頭腦的他對蛋糕市場特別青睞。一番思考后,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父母。父母開始時不理解,最后拗不過他的執著,只好點頭答應。
過了父母這關,陶立群開始選地點、找師傅、裝潢店面,店里的每一個小細節都親力親為。在老師傅的指點和自己的摸索下,“新天烘焙新建路店”在2006年12月26日正式開張。
優質的用料,不錯的口味,很快贏得了顧客的鐘愛,也贏得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經營的成功,很快讓“新天烘焙”第二、第三家連鎖店出現在了紹興街頭。陶立群也完成了由學生到商人的一個華麗轉身。
夢想是做出最美味的蛋糕
中關村每年都要成立成千上萬家公司,但三年后存活下來的不到3%,至于大學生的創業公司者,可能就是這個3%里的3%了。雖然紹興商戰殘酷度不比中關村,但同樣面臨著激烈的商業競爭。尤其是蛋糕業,二十幾年前,紹興出現了第一家蛋糕專賣店“春蕾”,而后“亞都”、“元祖”紛紛進駐紹興。今年,“新語烘焙”、“資溪面包”又落地開花。如何有效地搶占市場份額,把顧客留住,不讓“新天烘焙”成為蛋糕市場的曇花一現,成了陶立群思考的首要問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學習工商管理多年的他明白:要立足市場,質量是生命線,只有堅持優秀的烘焙品質,才能讓“新天烘焙”站住腳跟。選料上要最好的,聘請師傅也要最好的。陶立群說,只有把最好的呈現在顧客面前,把經營蛋糕不單看成商品買賣,而是貼心地為顧客服務,這樣才能做出最美味的蛋糕。
大膽嘗試蛋糕店到休閑吧
陶立群是學工商管理的,與做蛋糕是風馬牛不相及。“新天烘焙”經營的許多東西都需要現學現用。當筆者問到是如何起步,如何解決經營上遇到的難題時,陶立新給了筆者一句話——造原子彈都能學,還有什么不可以?
在大學里,陶立群也經營過休閑吧,雖然當時也是什么都不知道,比如說哪里能買到咖啡豆,如何才能挑到好的品種。
不過,他一直堅信,沒有什么不能學的。憑著這股信念,休閑吧很快受到了老師及學生的喜愛,在學校眾多餐飲店中脫穎而出。
“新天烘焙”對陶立群而言,也經歷了休閑吧式的破繭而出,在經歷了不會到會、不懂到懂的過程后,陶立群明白了一點:能力不是關鍵。機會總在身邊,不要猶豫,果斷地抓住它,先做再說,在做的過程中不斷完善不斷改進。十個想法不如一個行動。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種下行動就會收獲習慣;種下習慣便會收獲性格;種下性格便會收獲命運。”大膽嘗試,果敢行動在陶立群身上有了極好的印證。
很多時候離不開朋友幫忙
大學生創業,最難莫過于資金支持。一些大學生空有抱負才華,苦于沒有一定資金只好作罷。在同齡人眼里,陶立群無疑是幸運的。在他的創業路上,親情、愛情、友情、一個都沒有缺位。
陶立群坦言,如今創業的門檻越來越高,當時租下一家“新天烘焙”門面時資金就需十幾萬,加上加工糕點機器的引進和聘請糕點師傅的資金,作為一個剛跨出大門學生來說,是難承受的。幸好有父親的支持,這位年輕時同樣白手起家的老父親,對于兒子創業熱情很是理解與贊同,在資金上給予了全力支持。
“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陶立群深刻體會到了這句話的涵義。一個人、一個家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新天烘焙”營業后,很多地方離不開朋友的支持。陶立群也因此把朋友看得很重,他常說,朋友的事,也就是他的事!
最后,陶立群說,要真誠地感謝父母、女友、朋友,因為有了他們,“新天烘焙”才有現在的完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