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求職畢業生有哪些不健康的求職心態呢?
第一, 羞怯心態。有一部分求職女生一到面試現場就害羞。在做自我介紹時,面對HR炯炯有神的眼睛,女生的臉龐上不自覺地“飄”起兩片紅霞來。又或者,在面試官提問時,求職者回答得語無倫次,結結巴巴,汗流浹背,不知所措。通常而言,面試官只會對你連連搖頭,而不是連連點頭。
第二, 仕途心態。現在很多的應屆畢業生把目光瞄準了公務員。工資高,福利待遇好,工作輕松是應屆畢業生普遍對公務員工作的定義。于是,很多畢業生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仕途上,認為“學而優則仕”。不管他們怎樣地斗智斗勇,大部分的勇士垂頭喪氣而歸。
第三, 攀比心態。很多在象牙塔呆慣的才子才女們,只讀圣賢書不知窗外事。他們認為,自己是個優秀的人才。因為自己擁有眾多的頭銜(例如:校學生會主席、院學生會團委書記、社團團長等等)、擁有傲人的成績(平均績點在3.7以上)、擁有紅得招眼的證書(優秀的全國英語大學四級證書、A等中級BEC證書等等)。殊不知,這僅僅只是用人單位評價你的一個側面,關鍵還是你日后的工作能力。所以,這些熱衷于各種攀比心態的“高材生”們,只能低嘆淺詠“伯樂不識千里馬”。
第四, 依賴心態。有一部分大學生在大學期間,什么事情都依賴父母的幫忙,什么活動都依賴同學的陪伴。久而久之,這種病態的依賴就帶到求職工作中來。喜歡讓父母托關系找人脈地求工作,喜歡跟同學左伴右隨地面試同一家公司。這種沒有獨立性、沒有主見性的求職者多半被應聘單位淘汰。
第五, 歸屬心態。有些外省的畢業生一畢業,就想回到自己的故鄉去就業。不想在異地拼搏,不想在外鄉吃苦,只想老老實實地呆在自己的老家過日子。這樣的求職者,放低自己的眼光,降低自己的目標,很難有所作為。最好的建議就是,在外省多呆一兩年,積累多點工作經驗,再考慮往下的職業生涯規劃。
第六, 保守心態。有一部分畢業生,性格內斂,不愛與人打交道,有點憤世嫉俗。因為性格內斂,在招聘會上不敢大膽袒露自己的長處和特點;因為性格內斂,在面試過程中不敢迎接同輩的競爭和挑戰。又因為有點憤世嫉俗,不想跟其他人競爭;因為有點憤世嫉俗,總活在自己的夢幻里。這樣的人才,用人單位只能給他冠以“人菜”美名。
第七, 低就心態。與保守心態恰恰相反,低就心態的人把自己看扁,把自己看低。他們看到市場需求趨于飽和的狀態,就過度夸大市場競爭的激烈。左看別人出身名牌大學,右瞧他人留學海外,比來比去,總覺得自己技不如人,甘拜下風。于是,最愚蠢的做法出現了,不敢為自己的薪資提要求,不敢多問自己的福利待遇一句,草率地把自己低價“賣出”,連合同協議都沒看清就簽上自己的大名。這給日后的工作糾紛埋下很大的隱患。
第八, 造假心態。雖然現在的求職市場以“能力勝學歷”的口號來招攬人才,但是高學歷、多榮譽的招聘要求屢屢存在。用人單位認為,在一定程度上,高學歷和多榮譽代表了應屆畢業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這些能力在日后的工作中會大大派上用場。于是,有一部分人就鉆空子,把自己的學歷弄虛作假,把自己的榮譽無中生有,生硬地給自己弄出一套“完美的華服”。殊不知,在這靚麗的華服下,顫抖的是自己的良心,踐踏的是自己的誠信。你是不是一個名副其實的人才,HR的眼睛會掃視出來,HR的心會判斷出來。所以,畢業生們,別用造假來敲開你的offer大門。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時間是檢驗真假的唯一標準。別輕易毀掉自己的前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