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公司里的招聘專員小雅,收到了20份簡歷,面試了12個人。這天,領導關心她的工作情況,向她要去了簡歷。這段對話發生在領導看過簡歷,挑出了三份沒有照片的簡歷之后。
領導:我看到了這三份簡歷。這個人,簡歷A,這個人是個很認真的人。看起來有點一板一眼,這個人,B簡歷,是個什么都無所謂的人,這個人,C簡歷,這個女孩肯定很漂亮吧?
小雅:真的是這樣。您是怎么看出來的啊?我的面試筆記您也沒看啊。
領導:你看這個A簡歷,寫的這么詳細,不該寫的她也寫了,說明什么呢?說明她的重點很差,不知道該突出什么不該突出什么。但她為什么這么寫呢?一定有人教她,排版排的很規整,所有的都對齊了,三頁的簡歷,說明這個人很認真,而且這個人是想給別人一個很認真的印象。再看這個C簡歷,她寫的在學校做的話劇,一會演情景劇,一會是心理學社長,而且又是女孩子,如果長得不漂亮,沒有人追或者說沒有很多人追,她能有這樣的自信嗎?
聽到了她們的對話,我陷入了沉思:簡歷究竟是什么?
帶著疑問, 我向領導請教。
領導告訴我:
1,簡歷決定能不能獲得面試的機會!張三和李四都同樣是剛剛畢業沒有工作經驗的女孩子,同樣是招聘1500元的辦公室文員,企業約見了張三,卻沒有約見李四,為什么?答案是:在閱讀簡歷后,企業對張三和李四的判斷不一樣!如果你的簡歷不能幫助你獲得面試的機會,那么這樣的簡歷對于你就是沒有意義的!
2,簡歷決定面試的話題!月薪5000元的人和月薪1500元的人,面試中的話題不一樣,為什么?因為企業看到的簡歷不一樣!從而也就使:約見的動機不一樣,需要考察的內容和重點也不一樣!
現在的應屆生,很多都忽視了這一點,簡歷寫得很好,在面試過程中,當問到:“如果今天是你上班的第一天,你準備怎么做?”他們的回答就會泛泛,既不敢保證自己能在一段時間內做到什么,又不涉及自己目前能做到什么。只是泛泛的去談學習,努力。怎么學?怎么努力?
如果知道了這一點,你就知道需要提前準備好相應的面試內容有多么的重要。
3,簡歷中需要寫什么?簡歷中寫自己熟悉的,還是寫企業想看的?如果簡歷中寫的不是“企業想看的”內容,求職者就得不到面試的機會!如果簡歷中寫的不是“求職者熟悉的”內容,求職者也無法通過面試,最終獲得工作的機會!因此——簡歷中所寫的,是從“企業想看的”角度出發,寫出“求職者熟悉的”內容!
4,簡歷中哪些內容最吸引企業?企業招聘員工的目的是什么?——沒有一家企業是為了發放工資而招聘的!因為企業沒有權利印鈔票,所以企業只可能為那些“貢獻大于工資的人”提供工作崗位。能不能提供大于工資的貢獻,是所有企業最關注的內容這樣的內容在簡歷中需要“干過什么”、“干成過什么”、“準備干什么、準備干成什么”、“為干成什么做了哪些努力,做了哪些有效的努力”……等形式表現出來。
5,怎樣獲得一份可以讓自己脫穎而出的簡歷?方式有很多啊,為自己的簡歷起一個好名字,讓簡歷的內容更有針對性,內容不要過多的的涉及你干了什么,干完了什么,而要更多的去涉及你能干成什么,干好什么…… 聽到了這里,我恍然大悟:寫簡歷的真正意義,并不是為了找工作,而是為了“忽悠”招聘人員。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