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現在很多公司,尤其是小公司,都會或多或少地克扣一些求職者的利益以減少自己的成本,求職者很容易就入套,等到發現問題了,卻處于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了。
這里根據我的經驗總結幾個常見的,用人單位的“隱晦”措辭。
1.平均。
上次正好看到一個小公司登的招聘廣告,里面有一句:本公司員工月平均工資超過一萬元。
多么誘惑人的話啊。不過幸好我有個朋友在這個公司,于是問了一下情況。原來公司只有4個人,一般月利潤也就五六萬,基本上3個員工每人兩三千,剩下的幾萬都是老板的,美其名曰,作為今后的發展資金。但是如果一平均,確實每個人一萬多沒錯。所以這個招聘廣告并沒有欺騙。
這讓我想到一個故事:我有房50平米,我鄰居有房300平米,結果到統計局一看,我的平均住房面積竟然有175平米了。
所以,可見“平均”并不靠譜啊。
2.如果做得好,有可能如何如何。 曾經論壇里誰說過,現在是個公司就跟你提上市。小公司YY下本沒錯,但如果對求職者信誓旦旦,把這種子虛烏有的東西當作給求職者的回報那就大大的不好了。
很多公司會給你算一筆理論上的帳,告訴你只要你持續付出一點努力,你將獲得無限的回報,尤其是體現在工資上。所以這讓很多資歷尚淺的求職者心動,幻想自 己年紀輕輕將拿到豐厚的收入。不過我以前也說過,很多看似簡單回報豐厚的事情,不可能落到你頭上(除非你真是個強人)。有那等好事,老板自己就完成了,或 者別的員工早就搶在你前面完成了,輪不到你。
舉個例子,有一個朋友,在一家公司做銷售,提成比例很低,所以每個月盡管業績不錯,但提成也就一千左右,再加上不算太高的底薪,心中總是不快。后來他跳 槽去了另一家同行業的公司,老板對他甚為欣賞,面試時極盡溢美之詞,并且爽快地答應他,這里的提成是原來公司的三倍。于是他心想,這下每個月提成可以有三 千了。可是做了兩三個月他發現不對,這家公司在行業里口碑很差,不像原來的那家已經積累了很多長期合作的固定客戶。這家幾乎沒有什么優質客戶,所以業績幾 乎做不出來,三倍的提成比例還不如原來拿得多。原來,這家公司的老板根本沒有什么客戶,他希望這個銷售幫他把客戶群建立起來,這樣即使給他三倍的提成,作 為老板一點事都沒做照樣可以拿大頭,何樂而不為呢。而我這個朋友,卻沒有看出其中蹊蹺來,誤以為可以像原來一樣做得很順利。
3.按國家規定
這句話一般適用在保險問題上,而且多見于合同文本上,也有口頭應付的。個人認為,所謂“按國家規定”,就是盡可能地鉆法律的空子。比如保險問題,不說補 充養老金和公積金,至少五險一金如果交的話,一般的求職者也沒有太大的意見了。但是對于很多小企業來說,五險一金也是非常大的成本,所以他們就極盡一切手 段少交保險。比如只交三金,再比如把公司注冊在郊區,把本地的員工當農民工般地交小城鎮保險等。但是這些企業的老板也知道,求職者無法接受這樣的保險,所 以就以一句按國家規定來敷衍了。等兩三個月后你發覺了,生米已經煮成熟飯了。有些求職者害怕這段工作經歷太短,出去找工作難,就忍氣吞聲繼續做下去了。即 使求職者一氣之下離職了,這些老板也早做好心理準備了,繼續再騙一個進來唄。
順便說一句,還有些老板,即使已經少交保險的情況,還出現晚交甚至不交,這就更加可惡了。當你去問他的時候,他會說,如果今后效益好的話,就補交之類的。這種話一出口,其實就預示著這個企業快不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