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欠工資,女員工賣頭發換生活費”報道引發讀者共鳴,業內人士自曝內幕:有的企業招聘時 就沒打算發工資。
昨日,河南商報以《老板欠工資,女員工賣頭發換生活費》為題,報道了鄭州一家商場,拖欠數十名員工工資,而員工大部分都是畢業沒多久的大學生。
昨日,一名曾負責招聘的讀者看到報道稱,根據自己多年的經驗,部分公司在招聘時,專門瞄準剛畢業的大學生,就沒打算給他們發工資。
業內人士爆料: 有企業招聘時就沒打算發工資
昨日,看到商報報道后,很多熟悉該公司情況的員工撥打商報電話,替這個女員工鳴不平。
這位趙姓女員工,大學畢業后于去年10月進入這家公司,平時工作非常勤奮,有個外號叫“小跑著干活兒”,做事認真負責,就這樣試用期滿也沒拿到工資。沒錢吃飯,她就把頭發剪了賣了。
曾有5年工作經驗的李良(化名)在一家公司擔任策劃部主任,參與過多次招聘,他坦言,這種事情并不少見,很多公司就是瞅準了剛畢業的大學生,招聘員工時首選這些人。不少剛出校門的大學生法律意識淡薄、弱勢,“當他們自身權益受到損害時,大多會忍氣吞聲,往往是采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
他說,招聘時,這些公司總是開出很好的條件,比如底薪1500元,再加上全勤獎等各種獎金,等把人招進來以后,往往是干兩三個月,試用期滿再找個理由辭退,或者也不辭退,就是不發工資,熬不下去的自然就會走人,工資也就不了了之。“這正中老板下懷,招聘時老板壓根就沒打算給錢。”
遇到維權的,他們想方設法應對
有時候看不下去,李良也會私下動員自己招來的大學生去找老板討工資,但老板或躲著不見,或一直拖著,時間長了那些大學生就耗不起了。
李良說,也有的大學生懂得維權,找到勞動監察大隊,勞動監察大隊的人到公司,如果查到有類似情況,可能會罰款2000元到2萬元,這比起拖欠的工資還是少,甚至大多數時候,勞動監察大隊的人也拿不到證據。
去年11月,李良也成了一名受害者,他應聘去做營銷工作,有多年工作經驗的他先對公司做了考察,公司營業執照等各種證件齊全,辦公設施也很正規,但他同樣遭遇了拖欠工資。
他說,據他所知,現在還有一些這樣的公司在招聘,希望大家別再上當受騙。
提醒 大學生找工作要擦亮眼睛
人力資源專家、《1+1人才資訊》總經理劉淵提醒說,又到了招聘季,為避免上當受騙,要從幾個方面看:一是通過正規渠道應聘,了解企業規模和營業執照等硬件設施;二是如果有企業收取培訓費、服裝費等,一定要小心,因為一般正規企業不會讓員工上來就交這些錢;第三,如果確實存在試用期滿就被解聘的情況,公司要給出詳細解聘理由,如果理由非常牽強,就可以通過勞動監察部門維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