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殘缺的家庭。父親雙腿殘疾,母親累出了癆癥,兒子聾、半啞、智商值60——屬于弱智。 1999年,7歲的弱智孩子對乒乓球有了好奇。大院里有一副水泥案子,兩個孩子在練球,弱智孩子在一旁怯怯地看。這兩個孩子是小學的球王,其中一個是省級小聯賽冠軍。小冠軍看見弱智孩子,覺得好玩,比劃著問弱智孩子想不想打?弱智孩子使勁點頭。小冠軍有意捉弄弱智孩子,發了十幾個旋轉球,弱智孩子一個也沒接住,反應遲鈍,動作病態,三次摔倒。兩個孩子笑得坐在了地上,弱智孩子哇地哭了。 這情景弱智孩子的媽媽看見了,在窗里默默流淚。 孩子回家,拉著媽媽的手含糊不清地說了半天,媽媽聽明白了,孩子要練球!媽媽說給爸爸,爸爸吼了一個字:“買!”于是,在窮得揭不開鍋的情況下,媽媽竟花了35元錢給兒子買了一副球拍和一盒球。 本來只是當玩具給孩子的,但沒想到,孩子竟發瘋地練了起來,就在家里的墻上練,一有機會就練,想把自己練得靈活起來,一次次摔倒,一次次爬起來,哭著練叫著練,拼命的樣子讓爸爸驚呆了。爸爸比劃著問為什么?孩子掙得滿臉血紅終于讓爸爸聽清了:“我要打敗他!”爸爸的笑和淚一起出來了:“爸陪你練!” 于是,拄雙拐的爸爸以單拐支撐自己,用一只手陪孩子練,孩子的媽媽一有空也跑過去,陪練或撿球。人們從偷笑到納悶,再到心驚,最后看到流淚,慢慢地走近,叫好,喝彩,鼓掌。 第二年,媽媽送孩子上了培智學校,點名讓孩子學乒乓球。孩子練球的瘋勁人人感動,校長決定親自教他。2004年,校長也不是他的對手了,特意把他介紹給一個省級青年冠軍為徒。此時,那個捉弄過他的小冠軍球藝早已退步,中學賽事已很少參加,因為小冠軍“特長”太多,特別是電子游戲。弱智孩子沒忘當初,向小冠軍下了戰書。還在大院那水泥案子上,許多人在看,連打三局,小冠軍都以不及格告敗。小冠軍傻愣在那里,只看到人們穿過他,一個接一個地去擁抱弱智孩子。 2006年,弱智孩子參加了在哈爾濱舉辦的中國第四屆特運會,分別獲得男子單打銀牌,男子雙打、混雙銅牌。因為在這屆運動會上的出色表現,他獲得了代表中國參加2007世界夏季特殊奧運會的資格。 帶隊的校長細心地發現,其他運動員訓練時用的全都是數百元一個的專業球拍,只有他用的是“業余中的業余”球拍,校長敏感地覺察出了點什么。待孩子從全國大賽中載譽歸來后,校長特意為孩子選購了一款價值300元的狂飆三代球拍當做獎勵。此后,孩子天天手不離拍,甚至晚上睡覺時也用毛巾把球拍包好,壓在枕頭下。這球拍對他而言別有一番意味,球拍后面有一句贈言:心到,腳就能到! 孩子收到了參加2007世界夏季特殊奧運會的確認函,訓練更刻苦了。他想方設法接觸更多的高手和不同的打法,從“殿堂”高級球案到一個個社區家屬院的水泥球案,他自定訓練方案,保證正規。同時,還深入民間,和民間高手過招。球臺前,英姿颯爽的他,1.75米的身高,推、擋、拉、削,技藝嫻熟,誰敢說他是智障少年? 2007年7月17日,孩子又踏上了北上的集訓之旅,在長春經過兩個多月的集訓后,他將代表中國參加2007世界夏季特殊奧運會。問起他最大的愿望,他說:“國旗,國歌!” 他,就是河洛培智學校在讀學生,15歲的弱智少年景童。我們相信,他的愿望一定能實現。他已經用實力證明:除了自己,沒有人可以打得倒他!
用人單位以任何名義向應聘者收取費用都屬于違法行為(如押金、報名費、代收體檢費等),請應聘者提高警惕!查看詳情
濮陽人才網官方微信平臺
濮陽人才網手機網頁版
濮陽求職招聘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