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女友曾經在多家企業做銷售工作,離職前位居某民營企業銷售總監。現在,她意圖應聘某跨國公司的銷售經理。在過去的職位上,她的業績是那樣輝煌,簡直可以寫一部《杜拉拉升職記》。遺憾的是,她卻連面試的機會都沒得到。這個打擊對她來說簡直相當于火星撞地球。“我正是他們要找的人,我的資歷、人脈、經驗,難道他們不需要這個?”她很疑惑。
“她說話的時候,好像自己已經老道到可以當祖母了,我相信,她一定在簡歷中傳遞了同樣的信息,這就是她失敗的原因。堆積如山的資歷、人脈、經驗,聽上去不錯,然而,你是否具備創新的活力,你了解年輕人在想什么嗎?要知道,她應聘的那家公司,95%的顧客都不超過35歲。”另一位朋友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她的問題。
糟糕的簡歷會讓你顯得老氣橫秋
過去,我們總以為簡歷應該像一部影像機,最真實地反映自己曾經做過什么。所謂業績與經驗必須滴水不漏。這種寫簡歷的思維定勢來自于我們的第一份求職簡歷。那時候的你,盲目樂觀卻又不自信,有活力卻沒資歷,只能選擇撒網似的簡歷書寫方式。
如今,你經歷了幾家公司,擔任過不同職位,明確知道自己想要更高更遠。那么,當你不厭其煩地羅列那些光輝業績,HR或許會出于好奇,看看這個女人究竟折騰過什么,然而,當他考慮是否聘用你時,腦袋里會有一個聲音跳出來說:“還是謹慎些,這或許是個想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的家伙。她看上去實在太像‘老員工’了,許多問題的處理上已經有自己固定的模式與想法,這可能讓她未來的上司非常頭疼。”
紐約高管獵頭公司Martens&Heads的首席執行長馬騰斯認為:“很多已經在事業有一定經驗與成就的求職者習慣于‘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不懂得為自己塑造一個有活力的新形象。”
奧巴馬也曾在簡歷上摔跟頭
如果認為一份簡歷只要能夠充分表現自己的任職資格和工作經驗就放之四海皆準,那么你很可能在游戲開始之前已經OVER了。“你必須讓自己簡歷的內容,明確地指向要申請的職位。”馬騰斯說。
專家建議,求職者應將重點放在最近的工作經歷上,因為太過久遠的事情會給人造成“懷舊”的感覺。如果你的所謂“業績”超過了一頁紙,最好做一定取舍。保留那些最能代表你能力的項目,同時注意你提供的信息是否合適于自己所要應聘的行業或職位。
要知道,在簡歷上摔跟頭的不僅僅是你。現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后,立志去黑人社區磨練自己。他投了很多份簡歷,卻沒有一個人相信一個名校畢業的高材生愿意安心從事一份基礎社區工作。直到他不再在簡歷里說明自己究竟有多么優秀,而是告訴別人:“我很明白這是自己喜歡的事業。”
最動人之處往往最不經意流露
一個處心積慮、行為老派的人是很難在簡歷中說哪怕一句“廢話”的。然而,或許正是過于中規中矩的簡歷謀殺了他得到新工作的可能性。
相信嗎?看上去無關緊要的信息,恰恰容易引人注目,因為人人都有好奇心,HR主管也不例外。
“我參加了Toastmasters俱樂部,并且經常被推選為班長,我喜歡集體生活,喜歡用英文演講。”
“我的博客點擊率不錯,盡管我只是用它來反思生活中的一些小事。”
“我的鋼琴演奏通過了業余七級的考試,它是我最有效的減壓方式。當然,我也絕對樂意在公司聚會上為大家演奏《月光曲》。”
每天面對成堆的簡歷,是會缺氧的。那么,你為什么要吝嗇給自己未來的HR主管一點氧氣?“嗨,這是個有趣的家伙,我相信她能給公司帶來新局面。”沒錯,看上去無關緊要的一句話往往能制造一份有活力的簡歷。當然,它必須是一句話,而不是三句話,更不是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