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中國未來之星年會在成都舉行,萬通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馮侖到會發表演講。馮侖表示,中國的創業和創新環境需要良好的制度氛圍,只有對創業者給予充分的尊重和認可,才會誕生更多的“未來之星”。
以下為馮侖觀點摘要。
大家早上好,非常高興應《中國企業家》雜志社邀請參加今天的會議,在這里討論創新、創業的問題,這樣的場合要講好一段話是很不容易的,講得恰當叫交流,是朋友,講得不恰當就墮落成青年導師,引起哄堂大笑。
我想講一下(有關于)創業環境(的),那就是自由。鯊魚賴以生存的環境就是海洋,而海洋對于我們這個體制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有)自由的空氣、自由的體制和自由的人。首先我們要有欲望和使命,特別是使命,就是我們對世界的承諾,對環境的承諾,對生命的承諾。具體來說,凡是有使命感的人就是“沒事兒找事”:把別人的事當自己的事,自己的事不當事,這都是有使命感的人。
有這樣的使命感,我們才去創業。所以我們這個體制對這種使命感要給予尊重,對于“沒事兒找事”要給予尊重,更要對那些把別人的事當自己事的人給予鼓勵,最后對勇于奉獻把自己的事不當事的人給予嘉獎。
我們(萬通)在成都有幾個房地產項目在投資,更重要的是,我感覺到成都對我們“沒事兒找事”這樣一些人給予了一個自由的環境和尊重。
我講一個故事,我和(劉)永好在這里合作做立體城市,這之前立體城市在別的城市也有討論和發展,在其中一個省我們之前已經談好。談了之后,(和)這個領導一直見不到(面)。突然有一天通知我們說要接見,我說是談具體事還是場面上的事,(對方)說接見你就去。我說我能不能不去,因為場面上的事沒有什么實質意義,我還有別的安排。(對方)說你必須來,(否則)不來可能對你不好。我就去了,因為買賣人(和)民營企業低頭、彎腰、鞠躬是基本功。
我去了,關鍵是(對方)還要求我提前半小時,我也去了。在一個管理很有秩序、像中南海一樣的地方,讓我們坐在那兒,非常大的一個大廳,彼此沒有辦法說話。半小時之后,突然燈光大亮領導駕到,我以為要和我們握握手,結果也沒有握手,領導直接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來了。我以為他要和我們寒暄一下,結果沒有,秘書長就掏出一張紙說這是某某領導。我想念完了之后就該講話了吧,結果領導直接拿著稿子開始念,我就像道具一樣。念完以后,我認為會聽大家講兩句,也沒有,然后領導站起來,秘書長說領導接見到此結束。我認為他還要看一下我們立體城市,看一下展覽,原來是這樣說的。最后(對方秘書)說都接見完了,那個就不看了,來了就是一個演出。
在這個過程中大家能感覺到卑微,感到權力對你的調戲,感覺到你只是一只蟑螂,你沒事兒找事是自取其辱。我在成都是另外一個感受,我們在立體城市只是提到一個想法,市委市政府領導就說一定要在這里把這個展示出來,讓大家看。結果我們展示出來以后,市里面領導直接到現場,而且到現場反復看,反復討論,給我們巨大的支持,我都不認識這些領導。再后來市長過來談規劃,很快,就在一個禮拜天的上午,(劉)永好帶著我一起。由于前段時間的摧殘,我的內心還沒有平靜,我也按照那個程序準備“下跪”。市長到了之后就攤開地圖,在地上辦公,沒坐沙發。我很感動,在這里創業你是人,你在這個地方你和有權力的領導是伙伴,一起為這個城市的未來規劃。
創新需要最自由的空氣,要對有使命感和創新的人給予尊重,這種自由、尊重、服務的環境,是我們今天所有鯊魚苗成長最重要的環境,只有這樣,才能夠催生出一代又一代好的企業。
制度環境可能成為你成功的關鍵。前天晚上,我和王石在紐約看了一出戲,這個戲是講一個自由的故事。我們到了劇場,一個黑房子,大概有20米高,一進去也沒人收票,但是要買票。進去之后是黑的,沒有椅子,不知道坐哪兒,沒有舞臺,不知道看哪兒。我們哥倆就在那兒看。突然燈光亮了,伸出一個臺,整個演出沒有一句臺詞,也沒有固定的格式,人有時候在飛,有的時候在破壞,把道具打壞,然后燈光出來,大家就跳舞,演出結束了也沒有人說結束,就完了。所謂自由其實就是這樣,讓你在創造中感覺到有尊重,有掌聲,讓你成為舞臺的中心。這就是我們希望鯊魚之星所能做到的,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