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電影”是如何站在“風口”上的?它的營銷方式有什么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地方?翼謀不才,試分析一二:
1.跟“綜藝電影”學——“粉絲經濟”
綜藝電影的核心基礎就是演員的粉絲,木有粉絲,綜藝電影失敗的幾率就大大提高。《中國好聲音之為你轉身》失敗原因之一,就是這幫人真的沒有多少鐵桿粉、死忠粉和腦殘粉。我們的汪峰老師大家更關心怎么幫他上頭條,真沒幾個愿意看他演電影的。至于一個明星怎么才能有腦殘粉,我們暫且按下不表,以后再專題論述。
2.跟“綜藝電影”學——“整體復制、局部升級”的產品設計
其實“整體復制、局部升級”并不是“綜藝電影”所特有的,很多行業、品牌的成功,都是因為遵循這個道理:
快餐
快餐非常需要口味、服務、體驗的一致化,在哪兒吃、什么時候吃,都是一個味兒。吃的就是一個方便、放心。所以快餐推出新口味,整體是漢堡還是漢堡,口味稍有更新。假如肯德基賣肉夾饃,必勝客攤煎餅,你就不一定敢吃。
日化
立白新產品天然皂液,打的還是“洗護合一新升級”,整體復制洗護合一,局部升級天然皂液。
手機
蘋果就是典型的成功案例,iPhone4 到 iPhone 5 到iPhone5s 到iPhone6,基本上都遵循“整體復制,局部升級”的理念。而有些品牌動不動就換操作系統、動不動就推出完全不同的產品外形,結局大家都很清楚。
汽車
汽車行業的例子更是不勝枚舉,幾乎每一個品牌都有自己標志性的設計、每次新車的推出,都遵循“整體復制、局部升級”的原則。
綜藝電影
“綜藝電影”也是一樣,如果做不到“原班人馬”、“原汁原味”,換了核心演員、換了核心的結構和情節,基本就沒人看了。因為綜藝電影的核心人群是電視觀眾、是欄目粉絲,他們中一部分可能平時連電影院都不進,任你斯皮爾伯格、大衛芬奇還是彼得杰克遜他們都不買賬,他們認的是欄目。 “爸爸去哪兒”就得是這幫爸爸和孩子,就得去旅游,就得有任務,只不過是場面和戲劇化更大,讓這幫人去演個《小鬼當家》,還是得歇菜。
3.跟“綜藝電影”學——“創造場景”
很多人說“綜藝電影”好粗糙、好爛,和幾個月拍出來的電影差好遠。但是,綜藝電影其實賣的不是產品本身,而是一個場景、一種氣氛。
快餐店都說自己能創造更多的快樂、TVC中年輕人來到店里各種浪漫、曖昧、表白、茨妞,都是創造一種消費場景。各種兒童套餐送玩具也是創造一個和小伙伴玩游戲的場景。
可口可樂的昵稱瓶、歌詞瓶、優樂美新包裝賣的不是產品、口味,賣的是一種社交的場景。汽車賣的不是全景天窗,是一起看星星的浪漫、站出天窗吹吹風的逼格。
《爸爸去哪兒》大電影為什么大年初一上,就是創造一種帶著孩子和明星父子過新年的歡樂場景。
4.跟綜藝電影學——“營銷前置創造參與感”
營銷前置創造參與感,可以說是小米成功的核心。在其他客戶中也有成功案例:
與傳統車企在上市前遮遮掩掩、故作神秘,發布會后再吭哧吭哧各種公關、廣告砸出聲量的后置營銷不同,大眾lamando凌渡的上市完全是一次“前置營銷”。
Lamando凌渡是2015年1月9日正式上市,但是凌渡從2014年Q4 就冠名浙江衛視“奔跑吧兄弟”,把整個節目作為凌渡的上市預熱,車的外形、特性在節目中展現無疑;代言人林俊杰在節目中“毫無廉恥”的介紹汽凌渡優點;更與浙江衛視合作,在上市發布會當天做了一場魅力盛典,跑男團悉數到場,不僅high翻了所有的經銷商和媒體,更把盛典整個搬上浙衛播出。
透過整個15期節目+1期晚會,觀眾參與了“Lamando即將登場”、“lamando現已全面預熱開跑”、“Lomando凌渡,現已完勝登場,閃耀上市”的全過程。
同樣的,《奔跑吧兄弟》大電影借助欄目的前置營銷,讓大眾深深的參與其中,最終取得大賣。
“粉絲經濟”、“整體復制局部創新”的產品設計、“創造場景”、“前置營銷創造參與感”,把握好這四點,也許你的產品也可以成為“風口上的豬”,飛上云霄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