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華為P10/P10 Plus正式發布,華為手機官微借著發布會東風舉辦抽獎活動為新品首銷造勢,連續三天,用戶只需轉發評論微博便有機會獲得P10一臺。不過,抽獎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網友發現,抽獎送P9手機連續三次都是同一人獲得。
在被網友舉報后,華為手機官微虛假抽獎遭舉報被微博禁言7天。雖然遭到禁言7天的處罰,但網友很快發現,禁言7天對華為手機官微形同虛設,不禁感慨,對于大公司來說,微博規則就是白紙一張。
不過也有網友表示,該用戶抽獎中獎率非常高,包括其他公司的獎品,因此不排除微博有貓膩,不應該把鍋扔給華為?杉词箳侀_這次事件,華為在營銷上玩脫的記錄也已經不少了。
華為P9媲美單反事件
在華為P9問世之后,網絡上流傳出一篇《P9媲美單反,專屬單反RAW,98%的人不知道怎么用》的文章,該文章由華為消費者業務官方微博發出。但經過網友維權,所謂用P9拍攝的照片中,有用小米3手機和佳能5D拍攝的。
隨后華為高管余承東表示:“我在華為干了23年多快24年了,無論多高職位的人,故意造假的,一律干掉,從不姑息!”,“我們決不允許作假行為,這是公司最基本的文化精神!”
但就在不久之后,華為在Google+上的一張采用單反拍攝的照片,該照片被使用隱晦的語言和華為P9徠卡認證攝像頭聯系到了一起,但因這張照片采用佳能相機拍攝,最后華為不得不尷尬的將照片刪除。
見仁見智的萊卡認證
華為P9采用了雙攝像頭,傳感器為索尼 IMX 286,還在P9后蓋上部的攝像頭標注了“LEICA”字樣。雖然黑白+彩色雙攝像頭避免了拜耳濾鏡降低進光量造成在光線不好的環境下噪點大幅增加,使拍照效果得道一定提升,但標注的“LEICA”字樣其實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因為無論是傳感器,還是鏡頭模組都和萊卡扯不上關系。而手機本身狹小的空間,也限制了手機的拍照性能。
盡管萊卡有可能參與到拍照算法調校的工作中,但手機不可能因為因為打上了“LEICA”字樣就獲得某些宣傳中媲美于單反的拍照效果。無獨有偶,華為Mate 9攝像頭徠卡認證也成為華為著力宣傳的亮點,即便這個亮點只能在相對專業人士或者華為提供的樣張照片才能體現出來。
相比于在技術上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市場營銷上,打上“LEICA”字樣確實為P9大幅增色,擺脫了前幾代手機P6、P7、P8除了外觀還行,沒有其他亮點的尷尬局面,為華為P系列手機贏得了差異化競爭的賣點。
華為石墨烯電池營銷
在華為Mate8發布會開始前,微博上出現關于華為Mate8會采用全新的石墨烯電池的介紹。之后被自媒體和各種網絡平臺廣為傳播。雖然在Mate8發布會上并沒有關于石墨烯電池的任何介紹。但很多媒體評論,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石墨烯電池炒作案例。
去年年底,華為中央研究院瓦特實驗室在第57屆日本電池大會上,宣布在鋰離子電池領域實現重大研究突破,推出業界首個高溫長壽命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
雖然華為僅僅表示這是高溫長壽命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但一些媒體卻錯誤解讀,“20秒充滿電,華為真的搞出了石墨烯快充電池”、“華為石墨烯電池展黑科技,手機快充有望受益?”等不靠譜的報道充斥著網絡。經過一番渲染,華為儼然成為石墨烯電池黑科技創新的佼佼者。
但實際上,關于石墨烯電池的概念非常模糊,有觀點認為在電極材料中加入石墨烯材料,就被稱為石墨烯電池,還有觀點認為將石墨烯作為導電劑也可以稱為石墨烯電池。無論是在電極材料中加入石墨烯材料,還是將石墨烯作為導電劑添加,所謂石墨烯電池的充放電過程是通過鋰離子的遷移來實現,本質上依舊是鋰離子電池,所謂的石墨烯電池并非像網絡流傳的那樣是對鋰離子電池的顛覆。
而華為做的僅僅是采用石墨烯材料給鋰離子電池散熱,而且這還僅僅是實驗室產品,而非工業產品。
雖然營銷媒體的炒作不能代表華為官方,但華為也并非沒有責任。就本質上來說,華為發布的“高溫長壽命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完全可以用“高溫長壽命鋰離子電池”來表述,只因為加入石墨烯作為散熱材料,就在電池名詞中塞入石墨烯幾個字,這其中的奧妙想必路人皆知。
只為奪人眼球的保時捷設計
華為Mate 9中一款型號為Mate9保時捷設計定制版,售價為1395歐元,如果折合成人民幣的話手機價格在1萬元左右。
而保時捷設計定制版的稱呼很容易將保時捷汽車和華為Mate9手機相聯系,并以此提升了Mate9以及華為手機的品牌附加值。但所謂的保時捷設計定制版手機噱頭的意味更多,其保時捷設計和保時捷汽車沒什么關系,Porsche Design是由保時捷汽車911的設計者,費迪南德·亞歷山大·保時捷教授于1972年創立,保時捷教授與其團隊一同在Porsche Design這一設計品牌下開發不少用于奢侈品等產品的設計。
雖然對于一款手機而言,是否打上保時捷設計的標簽其實意義并不大,滿足通話要求、具有日常上網影音娛樂才是手機的使用價值所在,但打上一些特定標簽,卻能制造話題奪人眼球,并無形中提升品牌附加值。更關鍵的是,打上保時捷設計標簽并不妨礙一些特定消費人群對于打上這類標簽產品的偏愛。想必這也是華為耗費財力搞出Mate9保時捷設計定制版的初衷吧。
無法使用的NFC功能
華為曾經宣傳榮耀7手機提供的是全功能NFC。但消費者購買榮耀7后,發現所謂的NFC功能根本無法實現——一位消費者表示連榮耀7說明書中第67頁介紹的基本利用NFC共享功能也無法實現。
該消費者還表示:聯系華為官方客服后,華為官方客服只是一味地利用技術術語強調只要符合NFC功能之一的手機就可以稱為NFC支持,同時在官網和其后續手機隨機手冊和相關網站的宣傳中修改關于NFC的相關資料,破壞相關的證據,推諉責任且對消費者的正常要求不以理睬。最后該消費者只能通過315渠道投訴維權。
名不副實的華為Mate7雙系統
在華為Mate7上市時,曾宣傳過高配版手機可以擁有雙系統功能,可同時登陸兩個微信。然而,這個畫餅在很長一段時間一直未兌現。以至于一位消費者直接投訴至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聲稱華為欺騙用戶,未能按時兌現雙系統功能。
央廣曝光后,華為在官方論壇花粉俱樂部中發布公告稱,雙系統版本不會全網開放,只對感興趣的體驗用戶開放,用戶提交申請后,定點推送。不過,根據參加內側的用戶反饋,雙系統穩定性差,經常發生閃退、死機等問題,手機無法正常使用。
該消費者表示:“當初就是看中的MATE7高配版的雙系統功能,若該功能無法使用,便與便宜1000多元的標配版手機功能一模一樣”(標配版和高配版技術參數有差別,但對于不玩大型游戲的普通用戶來說,標配、高配用戶體驗其實是差不多的)。
接到投訴后,華為客服表示對于消費者提出的系統不穩定問題,可能有多種原因造成,售后部門會對用戶的具體問題進行查看,并協助用戶解決。對于消費者提出的退機申請,華為公司無能為力。
P10疏油層事件
日前,華為P10又鬧出疏油層事件。疏油層的作用是讓油液難附著在屏幕上,而且可以讓屏幕更難留下指紋。但就是這樣一道并不復雜的工序,華為的高端機型居然遺忘了疏油層,而且網上出現了正反雙方在爭論中互相攻擊的情況,這確實是不可思議。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科工力量”(ID:guanchacaij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