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同事發來的一封倡議書,號召大家進行一個自由發揮的創意活動,以達到快樂工作、快樂生活之目的。活動可激發大家對生活、對工作的熱情。很多時候,銷售就是需要這樣的熱情和積極的投入。
很多人都在說銷售之苦、銷售之痛,但是,筆者更想說說銷售之樂。不管是銷售,還是其他行業,沒有快樂,就沒有生活,沒有了生活便沒有一切。
不記得誰曾經這樣說過:沒有正常的生活,是干不好工作的。然也,筆者也想說:沒有快樂銷售的心態也斷然干不好銷售的。
銷售需要“快樂”,但拒絕“深刻”。我見過很多“深刻”的場面,但這些“深刻”的場面無一例外的都沒有起到很好的效果,甚至還產生諸多負面的影響。
眼下,飲料的銷售旺季就要來臨了,旺季是生命線,完不成任務一年的日子就很難過了。為了更好的完成任務,某位領導徹夜難眠,有時枯坐,有時踱步,更多時候在抽煙思考,把自己關起來“深刻”的思考。有用嗎?大多是沒有用的,因為好的想法不是苦思冥想得來的;另一類是開會、開會、再開會,把大家罵的狗血噴頭,讓銷售人員不敢直視,結果如何?一潭死水,沒有波瀾,但日子還是這樣繼續,沒有改觀。
深刻換來的只是壓抑,沉悶,沒有效率、更沒有效果。但真正能做到快樂銷售的企業或個人多嗎?恐怕很少。
有一家小企業,人不多,公司每年的口號是:快樂工作。但只是口號,沒有實質的內容,即用什么來支撐這個快樂工作口號?有什么具體內容呢?我想,首先應該有快樂工作的環境,如果大家在公司不敢說話,不想說話,談什么快樂;其次有快樂工作的保障,大家在工作中獲得了成績,要進行獎勵,諸如對長期出差在外的同事,公司不要忘記了,就算在節假日打個電話,發個短信問候一聲,這應該算是最起碼的尊重或重視吧。
事實上,就這簡單的兩點,很多公司也很難做到。
說到環境,著重說一說。每次開會,某企業的某位領導異常嚴肅,還美其名創意會,在這種情況下,會有創意嗎?另外,制度或文化的保障,也好不到哪里去。某些員工來到某公司就出差,等到離開這家公司的時候,很多人還以為他是來公司報道的。試想,這樣的沒有歸屬感,能做好工作嗎?
這使我想起了前中國國家足球隊主教練米盧,他是一個“可愛”的人,他的“快樂足球”已經深入人心。他帶領著中國足球“走向了世界”――打入了日韓世界杯,那幾年中國足球的水平得到了提升,形象也大幅上升了。有人會說,那是抽簽的問題,是在亞洲舉辦,避開了很多強勁的對手等等,沒錯,有這些因素,但不是最主要的因素,如果是現在,就算亞洲又舉辦世界杯,你猜會怎么樣,一樣會被打得丟盔棄甲,出不了線。信不信,由你去想吧。
如果認為足球是一項任務,是很嚴肅的事情,那么就完蛋了。為了完成任務,中國足球什么辦法都想了。徐根寶提出的:搶、逼、圍,所謂是“前門后門兩把鎖,開口閉口搶逼圍”;戚務生提出的“每天萬米跑”;朱廣滬獨創的“瘋狗精神”等等,但哪一個人的哪一套理論使中國足球變化了,進步了?不都是鎩羽而歸,灰頭土臉!
為什么?那是因為嚴肅的、深刻的對待足球不是目的,把其作為目的是本末倒置。僅僅是從短期的成績來考慮問題就太短視了。派健力寶留洋就是這種短視的真實寫照,看看,以前或現在中國足球是留洋能治理好的嗎?
扯了這么遠,說了這么多題外話,無非是想說明:“深刻”的對待銷售,一樣會成為“災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