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企業不僅要鼓勵合作、創新,更要在組織內營造一種推崇合作、追求創新的氛圍,不斷強調合作、創新對組織及個人的重要性,在技術、觀念、管理、市場、產品等多個方面,培養員工合作、創新的價值觀。只有在強烈的合作、創新意識引導下,員工才可能產生強烈的合作、創新動機,充分發揮潛力,積極參與合作、創新。 公司與企業要與企業文化相結合,不斷優化各方面的環境,為員工提供一個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工作場所,防止由于工作壓力和單調乏味而造成員工的疲勞,保證員工精力充沛,思維敏捷,維持創新的活力。
其實在很多企業,尤其是技術領域,對員工的創新能力挖掘很是重要。在國家提出科技創新,技術強國的時候,對于每家企業來講,員工的創新很是重要。只有員工的創新能力不斷提高,激發更多的員工創新,企業的發展才會持續。那員工的創新到底如何激發呢?
很多企業,對于員工創新都做出過很多努力,也曾設計很多激勵方案,但效果并不是很明顯,到底是什么在影響著員工創新呢?思考良久,這個問題好像有很簡單。想想美國為什么是一個科技大國就知道答案了。
在國內一些企業中,很多老板對自己的成本管理的還是很嚴的,尤其是在員工待遇方面。我曾做過一些研究,很多中國人,有了錢的中國人,也沒有安全感,所以曾一度出現過很多有錢人尋找信仰的事情發生。那這個問題就與剛才提到的待遇問題發生矛盾,有錢和沒錢都不能激發員工的創新,那豈不是員工就不能創新了嗎?不是這樣,其實認真思考一下原因是剛才前面提到的安全感。由于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不完善,導致所有的中國人都沒有安全感,都在思考我現在有能力賺錢,等老了怎么辦?誰來養的問題成為癥結。所以也就有了很多人拼命賺錢,賺很多錢的人,為了保值,移民到國外這都是為了將來能夠安享晚年。所以答案也就有了,要讓員工踏實的為企業創造貢獻,那就首先讓其有安全感才行。美國為什么有那么多新鮮事物、新發明,是因為他的國民從不憂慮養老的問題和個人溫飽問題,他們可以花出更多的時間去尋找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去做一些研究發現。
所以,對于我們企業來講,要激發員工的創新能力,首先要解決一下員工的安全感問題,如何讓員工在企業有安全感,能讓員工甘心為企業付出,這是很重要的。對于一些企業的技術部門,可以做一些以下嘗試:
1.識別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鋪好人才平臺這塊基石
2.對識別的人制定人才經營計劃,從他們現有的待遇問題、家庭問題、子女撫養問題、未來養老問題開始,然后為其設定創新課題。
3.在創新課題研發過程中,只獎不罰,傳遞正能量,因為創新本身就會有損失的風險,這個風險不能由員工來承擔,企業在這方面要大度。
4.在創新成果研發成功后,對其進行重獎,并在公司內做好宣傳,向全體員工傳遞一種創新的力量,從而激發更多的員工喜歡創新,積極創新。
如果作為企業真的要激發員工的創新,那就要先將自己的管理思想進行創新。就像影子里的中國提到的,鄧小平當年南下,提出市場經濟,而政府管理并沒有同時走向市場化管理,所以導致中國到今天也沒有完全實現市場化經濟。
職場小貼士:為保障員工創新能力的持續提高,企業必須要提供財力上的支持,將員工創新成效與物質回報掛鉤,對員工的合理化創新予以重獎,同時與員工的績效考核緊密聯系,為員工提供一個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使得人盡其才。 要充分發揮激勵機制中管理層的職責。在知識經濟時代,精神激勵對于企業管理來說尤為重要。管理者需要在了解員工個性差異的基礎上,進行更多感情投資,多與員工進行情感的交流,安慰鼓勵員工。并且通過適度的授權,賦予員工更大的信任和責任意識,適時給予工作反饋和幫助,促使員工能夠學會自我控制,努力克服困難,最大程度上發揮出創新的積極能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