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相較于其他部門,從事社會化營銷的同行們可能會難免迷茫。微博熱潮已日益淡去,微信官方又對營銷行為嚴格限制,企業主也不再迷戀單純數字游戲,這難免讓很多依賴微博運營為生的從業人心頭發憷。
2013年即將過去,各家企業也到了該做來年規劃的時候。相較于其他部門,從事社會化營銷工作的同行們可能難免會感到迷茫。微博的熱潮已經日益淡去,微信官方又對營銷行為嚴格限制,企業主也不再迷戀單純的數字游戲,這難免讓很多依賴微博運營為生的從業人心頭發憷:一旦企業不再看重微博,自己的職業發展該走向何方?
實際上,微博在商業營銷方面的勢微,在2013年已經相當明顯了。相較于往年,2013年的微博熱門話題,絕大多數被各類社會事件,以及電影、綜藝等先天就具備傳播優勢的事件所占據。企業品牌的商業傳播嘗試,即便獲得微博官方的話題榜資源支持,最后成功的案例依然少之又少。真正被大家所記住的只有可口可樂昵稱瓶、ROSEONLY等寥寥幾個。當然,微博平臺上肯定存在眾多沒有一夜爆紅、眾人皆知,但性價比卻更高,默默悶聲發財的小品牌,只是這些無法實際統計出來的案例,是無法用來說服你的企業主對微博保持信心和持續投入預算的。
那么作為一名從業者,要怎樣才能為自己今后的職業規劃增添保障?首先,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具備社會化思維。微博最大的價值不在于龐大的用戶,如果僅僅如此,那么這充其量是一個互聯網上的央視,很重要,但不具備顛覆力。它真正的意義在于,讓企業和受眾變得平等,這顛覆了傳統的溝通和互動方式,而這種顛覆是不可逆的。
以電商為例,如果今天一夜之間淘寶、京東、蘇寧等平臺集體消失,已經習慣了足不出戶淘盡天下萬物的你,是否會說服自己回歸傳統購物模式?很顯然這不現實,因為網上購物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的生活習慣。
社會化思維也同樣,當人們已經習慣了平等、透明、自由的互動方式,即便微博消失了,他們也不可能再回歸曾經被動接受資訊的生活。同樣,無論未來哪種新的社會化平臺取代了微博,只要你具備了這種思維方式,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去適應。
除了社會化的思維,培養某種形式的內容原創能力,也是未來極為重要的專業能力。在社會化平臺這樣隨時可能產生奇跡的地方,所謂的技巧和經驗,并不重要,反而有可能會成為禁錮你思維的累贅。同時,隨著垂直化領域細分,優質內容的重要性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超過了渠道(并不是說渠道不重要)。
這里所說的內容并不是指一鳴驚人的大創意,而是說可以持續產出的常規內容。所謂的大創意,真要憋足勁想,每個團隊總能想出一兩個不錯的點子,但是這種充滿偶然性和不可持續性的創意,意義并不大。
就如同大家都在津津樂道杜蕾斯當年北京暴雨時的神來之筆,可是如果沒有這之前每天常規內容的持續積累,僅靠這一個事件,或許能在短時間內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卻不可能將這種注意力轉化為長久的粉絲。而在如今越來越細分的各個垂直化領域里,即便不能一鳴驚人,單靠定位準確、風格統一的持續性內容聚集起來的受眾群,也足夠你和你的企業消化了。至于內容的形式,正如寫文章能成就留幾手、鬼腳七,做視頻能做出叫獸易小星,說話也能捧紅羅振宇,只要能發揮你的所長,總能抓住屬于你的那一部分人群。
而最后,則是更加面向于未來的數據分析能力。社會化營銷發展至今,數據統計已經成為各類社會化工具后臺的標配功能。這就意味著曾經在社會化營銷方面偏主觀的判斷,將隨著詳細的數據支持,變得越來越客觀。同時,那些并不擅長創意的企業也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對一些平淡無奇的內容進行效果監測和調整,在受眾群中產生相應的影響。
閃亮的創意固然重要,但樸實無華的數據支持才更是基礎。這就如同戰場相爭,奇謀固然引人驚嘆,但要贏得一場戰役,總要奇正相輔,而不能全盤寄托于詭道。所謂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在微博上,把基礎運營持續做到極致,從而賺到真金白銀的小品牌,遠比依靠大創意吸引眼球來獲得成功的企業要多得多。在這方面,有條件的從業者不妨多和互聯網企業做產品和運營的專業人士多加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