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工作是為了更好地生存和發展,這就有金錢和職位等方面的愿望,但除此之外,人們更加追求個人榮譽。
“雪中送炭”之所以能讓人感動萬分,原因很簡單,那是因為送出的“炭”恰是他之所需。激勵也是這樣,若能先了解員工之所需,一定能最大程度調動員工積極性。
假如你看到體重達8600公斤的大鯨魚躍出水面6.6米,并為你表演各種動作,我想你一定會發出驚嘆,將這視為奇跡。而確實有這么一只創造奇跡的鯨魚。這只鯨魚的訓練師向外界披露了訓練的奧秘。在開始時他們先把繩子放在水面下,使鯨魚不得不從繩子上方通過。鯨魚每次經過繩子上方就會得到獎勵,它們會得到魚吃,會有人拍拍它并和它玩。訓練師以此對這只鯨魚表示鼓勵。當鯨魚從繩子上方通過的次數逐漸多于從下方經過的次數時,訓練師就會把繩子提高,只不過提高的速度必須很慢,不至于讓鯨魚因為過多的失敗而沮喪。
這只鯨魚飛躍過這一可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的高度,所需要的僅僅是不斷激勵的力量。
對一只鯨魚如此,對于聰明的人類來說更是這樣。鼓勵、贊賞和肯定,會使一個人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上司對下屬,不要期望太高,看到對方的每一個進步,及時予以鼓勵和肯定。每次小小的進步都使他們心里多些成就感,激勵著他們往前沖刺,逐漸取得更大的成績。
一份民意測驗結果表明,89%的人希望自己的領導給自己以好的評價,只有2%的人認為領導的贊揚無所謂。當被問及為什么工作時,92%的人選擇了個人發展的需要。而人的發展的需要是全面的,不僅包括物質利益方面,還包括名譽、地位等精神方面。在單位里,大部分人都能兢兢業業地完成本職工作,每個人都渴望受到上司的重視,下面有一些關于激勵的簡單知識不妨一閱。
1.正確認識激勵
能夠激勵一個人的方式與激勵另一個人的方式往往大相徑庭。因為圓滿完成工作而給予表揚,某個員工會因此干勁倍增,另一個員工卻可能無動于衷。
很難給積極性和激勵因素下一個定義。在激勵因素方面,許多管理者抱有不實際的想法:
(1)錢是有效的激勵因素。錢是必需的,但如果沒有贊許、參與和溝通的配合,錢也一樣無法使員工愉快并保持較高的效率。
(2)積極性等于生產率。積極性是一種動力,但無法直接度量,而生產率可以用完成任務的多少計量。管理者的一項職責就是確定哪些因素能激發積極性,因為積極性反過來又可以提高生產率。
(3)管理者能激勵員工的積極性。沒有哪位管理者能直接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只要員工有未滿足的個人需要,積極性就可能被調動起來。他們會采取自覺行動來滿足個人需要。
(4)愉快的員工就是生產力。愉快的員工是愉快的,僅此而已。
(5)激勵因素是萬能的。不,絕不是萬能的。一個員工可能因為管理者記住了他的生日而高興,并使產量增加一倍,一個員工可能對授予他年度員工獎不屑一顧,生產量也未必有所提高。還有一些員工一向干勁沖天,他們的工作環境好像沒有任何激勵因素,然而他們始終最大限度或超負荷工作。
(6)消極因素可用來激勵積極性。在改變行為方面,負強化(用否定或懲罰的辦法使消極行為減弱或消退)不如正強化(用肯定或獎勵的辦法使積極行為鞏固和持續)有效。但有時懲罰也是必不可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