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不希望被管理,人們喜歡“被影響”。所謂真正的管理,其實根本不是管別人,而是“管自己”,你只有把自己管好了,你所有的管理行為才能產生效果,才能在下屬那里發生影響。管理的本質就是自我管理。
人常說,大道至簡。復雜的東西永遠不具備普遍性、真理性。大道理都是在對事物的認識達到一定的境界后,用最簡單、最容易理解的句子概括出來的常識性的東西。
在全球管理界享有盛譽的管理學大師亨利·明茨伯格說:“管理是一種奇怪的現象。它回報豐厚,影響巨大,但卻嚴重缺乏常識。”常識是人類所共有的智慧,是以淺顯易懂的形式表現出來的真理。
簡單的概念也往往是最通俗、最為人們所熟知的。但是人們常常并不相信這種質樸的簡單,認為背后必定隱藏著一個復雜的答案。
某報紙曾舉辦一項高額獎金的有獎征答活動,題目是一個充氣不足的熱氣球上載著3位關系世界興亡命運的科學家。第一位是環保專家,他的研究可拯救無數人,使地球免于因環境污染而面臨滅亡的厄運;第二位是核專家,他有能力防止全球性的核戰爭,使地球免于陷入滅亡的絕境;第三位是糧食專家,他能在不毛之地運用專業知識成功地種植食物,使幾千萬人脫離因饑荒而亡的命運。此刻熱氣球即將墜毀,必須丟出一個人以減輕載重,使其余的兩人得以存活,請問該丟下哪一位科學家?
問題推出之后,因為高額的獎金,信件如雪片飛來。在這些信中,每個人皆竭盡所能,甚至天馬行空地闡述他們認為必須丟下哪位科學家的宏觀見解。
最后結果揭曉,巨額獎金的得主是一個小男孩。他的答案是:將最胖的那位科學家丟出去。
從這個小故事當中我們悟出一個很深刻的道理,事物的本質往往是非常簡單的,只是人們總是把它們復雜化罷了。
讀書時,需要把厚書讀薄,然后再讀厚。在管理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把簡單的東西復雜化,現在需要做的就是還原簡單。管理者要達到更高境界,就必須善于讓“領導”和“管理”化繁雜為簡單。管理的目的也就在于讓一切變得簡單。復雜的管理只會害死企業。
一位富足的農夫,在努力了大半生后,終于實現了他最大的理想,擁有了一座屬于自己的牧場。
牧場開張后不久,友人紛紛前來祝賀,同時也分享牧場特有的景色。閑聊間,有人問及牧場主是否已為牧場取好了名字,牧場主得意地答道:“說到名字可就有意思了,我的大兒子建議用他的名字‘杰瑞斯’,我的小女兒堅持用她的名字‘吉蓮娜’,我太太則認為在這里生活十分快樂,想取名叫‘快樂’牧場,而這是我一生的夢想成果,我想取名叫‘夢想’。最后我們一致達成協議,將牧場取名為‘杰瑞斯吉蓮娜快樂夢想牧場’。”
訪客又問:“名字的確不錯,但怎么在你牧場上沒看到飼養的牲畜呢?”主人答道:“喔,以前是有的,只是那些牛和馬因為受不了在它們身上烙那么長的名字,結果全給烙死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復雜的名字是會害死牛啊、馬啊的。以此類推,復雜的事情也有可能是會害死人的,復雜的管理也有可能是會害死企業的。
清華紫光集團總裁張本正主張“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去除管理”。去除管理并非不要管理,不要管理制度,而是讓員工感受不到管理的存在,管理制度不會成為員工精神上的限制和束縛。
做最高明的領導,讓部下感覺不到你的存在,無論你是在企業還是不在企業,員工都能積極、主動、自發地工作,以最少的人力、最小的消耗、最省的時間、最短的流程、最簡的動作來完成最大的工作量,這就是管理者所追求的效果,更是企業員工所渴望的!
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在我看來,在管理上也有這樣三重境界。
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初級管理者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而不得要領。
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大部分的管理者都處在這個階段,他們認為管理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所有的事物不能再簡單地看待,必須用更多的辦法去解決問題。
第三重: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經過不斷地探索和驗證,他們能夠撥開云霧見月明,一下就能抓住管理的要害,讓管理重回簡單。
這種“去除管理”和“第三重境界”就是“無為而治”的管理境界,也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作為一名管理者,你可能對很多事情都不知道如何去做,這不意味著你要去做很多事情。你需要做的就是記住一句話:管理越簡單越好,然后根據簡單管理的要求挑選和培養最優秀的人才,授權給合適的人,給他們提供支持和保障,經常指點一下方向和重點,并開創一個大家都認同的環境。你的工作僅此而已!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企業管理成功的彼岸,才能實現預期中的簡單,高效的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