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聯想到最近網絡上雷到網友的《山寨版春晚》獲得大量贊助的報道,這種借助社會熱點事件,進行娛樂化的炒作,是不知名的品牌迅速提升知名度的快速做法。當然,如果請的到名人或啥主流的符號的代言,則可能也迅速的提升自身的品牌美譽度,完成品牌的建設。
同樣,由于金融風暴全球經濟不景氣,越來越多的廣告主,尤其是創業項目或是剛發展起步階段的公司意識到,當預算有限的時候,是不該花大錢,按照常規思路去做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而必須獨辟蹊徑的去進行網絡社區的“病毒式”或“口碑式”的傳播。
《康盛創想:效果難評估成為社區營銷最大阻礙》
根據08年康盛創想和艾瑞網所做的調研,廣告主選擇社區營銷的目的中,“選擇品牌知名度”(潛在消費者的了解、關注度)的占到60%,選擇產品銷售量、品牌美譽度的各占20%。用戶在選擇社區營銷過程中所最擔心的主要問題式:效果無法評估,付費不好監控。
與此同時,對于“社區營銷對品牌價值的貢獻”問題上,國內目前也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種是“保守派”,以中國傳媒大學黃升民教授為代表,認為“ 品牌就是迷信,互聯網的互動性會破壞品牌迷信”,因此傳統媒體的單向灌輸對于品牌建設仍然占據主導地位,而網絡互動性可以作為品牌溝通的補充方式;一種是 “改革派”,以大旗網的周春蘭為代表,提倡“社會化媒體口碑營銷”,認為網絡社區將是未來品牌建設的主要陣地。
個人認為,社區營銷主要能夠完成兩個功能,以打造知名度為主的“病毒式傳播”以及以打造美譽度為主的“口碑式傳播”。在社區營銷當中,由于“把關人”——社區的管理員,很難得到企業的控制,所以在這里才有真正的公關——靠內容制勝。所以歸根結底,目前社區營銷傳播還是以“軟傳播”為主,這樣就很難衡量實際效果。廣告主對社區營銷“硬傳播”的固執意見,所以用“硬傳播”的數據標準來衡量“軟傳播”的效果,這本身就是不對的。
當前,國內主要從事網絡社區營銷的專業公司包括:CIC、奇酷、大旗、1024等,他們各自所擅長的口碑營銷環節和模式不盡相同,例如CIC擅長調研,奇酷擅長的是論壇搜索,大旗和1024擅長策劃。此外,也有些網絡推手成立的策劃經紀公司,例如陳墨,立二,浪兄等,他們推出的多是一些網絡紅人,如芙蓉姐姐,天仙妹妹等。與此同時,一些特色的網絡社區營銷公司,例如專門從事博客營銷的Feedsky,以及美譽達網絡聲譽BBSN管理機構等。
09年,相信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傳統廣告公司和公關公司進入網絡社區營銷領域,他們或獨立成立相關團隊,或者和專業的社區營銷公司合作,來為傳統客戶提供綜合性的服務。而隨著網絡社區的網民人數的增加,也會有越來越多的廣告主涉足嘗試網絡社區營銷,就像當初互聯網崛起沖擊電視媒體那樣,網絡社區營銷也勢必將會沖擊和挑戰傳統的門戶網站和搜索引擎的傳統互聯網廣告方式。
我們期待這個變革的到來!
用人單位以任何名義向應聘者收取費用都屬于違法行為(如押金、報名費、代收體檢費等),請應聘者提高警惕!查看詳情
濮陽人才網官方微信平臺
濮陽人才網手機網頁版
濮陽求職招聘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