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也可以不比下屬“強”
是不是所有的管理者都要比下屬強、需要控制下屬、監視下屬呢?
很多人都是這樣做的,時間一長矛盾激化,合作怎么能長久?認為下屬都是不可以信任的,還美其名曰是對每個成員加深了解,實際上監視而已。
說這些不是說管理要“放羊”,不管不問,而是要有原則、制度約束,要進行授權,對過程按照權限進行監控,要求下屬拿出結果、對結果負責,這就夠了。
否則,多頭管理、內耗增加,人心散了,什么都沒有了。
管理者要不要比下屬強?當然,強不是壞事;如果不強,也并非就不行。
漢高祖劉邦,文不如蕭何,武不如韓信,但可以收放自如,建立大漢江山;劉備,文不如諸葛亮,武不過關羽、張飛,但他一樣可以號令群雄、三分天下……
很多管理者一旦成了“一把手”,就自我膨脹,忘乎所以了。有兩個原因:一是不自信,要用所謂的“官威”來嚇唬人,建立“威信”;二是得意忘形,要號令“下屬”。
其實,領導者不是職位決定的,而是威望、個人魅力、胸懷決定的。
管理者原則
首要因素是尊重。
發自內心的對團隊成員的尊重,而不是假惺惺的“作態”。
易中天說:“懷才和懷孕一樣,時間久了別人就能看出來”。我覺得,尊重他人也是一樣的,時間久了團隊成員也可以看出來管理者的態度是否是發自內心的。
其次,言行一致。
再次,為下屬著想。
沒見過只顧自己利益而不管他人死活的管理者會成功。下屬的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當然要從長遠來看,目光短淺的人是不適用的,千萬不要嘗試。
最后,不背后說壞話。
有些人總喜歡在你面前說:誰最壞,誰不行。但反過來又跟你說,他的上司不喜歡員工背后議論別人是非。我認為:這人絕對是一個沒有自信的人,因為他害怕你去他領導面前說他的負面消息,小人之心而已。我們常懷感恩之心,不要斷了別人的前程和財路,要有成人之美的善心。
管理要授權
管理就是管人心。人心都不在了,還能做成什么呢?
做了多年的銷售和營銷From EMKT.com.cn的人都知道營銷的出發點是什么?需求。
我認為營銷的終點也應該是需求,或者說需求的管理,更高的層次是創造和引導需求。
盡管很多人都在說競爭導向,把競爭對手干掉,自己就成功了。其實不然。
管理需要分工更需要授權。沒有授權,下屬沒有辦法成長,老板事必躬親,什么都干,下屬就不能獨擋一面。
保證執行力
幾乎每個企業都在說執行力,執行力變成了一切戰略、策略的落腳點。
不管是白酒企業、飲料行業還是其他消費品企業,戰略和執行都是企業發展的兩極,相互聯系、密不可分。戰略、戰術、執行都是不可偏廢的,也就是說,只有“系統”才能達成目標。
有人可能會說,戰略是大企業的事,戰略是高層的事情,對營銷管理人員來說,大多做的是執行的事情,至于戰略可以不用過多考慮。表面看起來很有道理,但細細想來卻并非如此。
區域經理要做好市場,需不需要戰略思維、需不需要策略和戰術、需不需要系統整合?難道坐等公司制定一切,然后依葫蘆畫瓢進行所謂的規劃或執行,之后市場就豁然開朗了嗎?當然不是了。一個區域市場的負責人肯定是區域的戰略和戰術的制定者,執行的第一負責人,責無旁貸。當然,這個區域的戰略和戰術是在公司的整體戰略和策略之下的,往往將兩者聯系緊密的區域管理人員,會如魚得水,大展拳腳。
所以說,只有方向正確,執行力提升才能更好地完成企業的營銷目標,否則,執行力越強,離目標越遠。
成功人士喜歡講“故事”,將你帶進一個精心營造的“夢境”,殊不知,有些成功是個體的,復制不了。那么,對于企業的營銷和一線營銷管理人員,他們需要的是途徑和方法,即提升執行力和達成目標的方法。
要保證執行力,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明確的目標
這里所說的目標不是戰略目標,基層員工和一線管理人員并不關心這些,他們接觸到的是階段性的目標,這些目標要明確。如進店數量、鋪貨率、銷量完成、費用控制、促銷活動制定、執行、效果等。
2完善的制度
并不僅僅是處罰制度,也要有獎勵、協助、指導、配合的制度。很多企業制度和表格很多,大家每天填表,但實際上,很多表格是沒有用的。事情一來,大家相互推諉,不愿意承擔責任,能少做就少做。一些職能部門認為營銷就是吃喝玩樂:你們在外面舒服得很,要這要那!怪不得一個做銷售總監的朋友說:“我會不定期將公司的一些后勤人員和行政人員拉去市場搞活動,讓他們體會一下銷售到底是怎么做的,錢是怎么賺回來的!”
3團隊整體素質
整體素質并不是人人要一樣,而是人員之間可以互補,可以有獨擋一面的人才,大家團結在一起、在優秀人員的帶領下,提高企業的戰斗力。
團隊整體素質,一是團隊對總體目標的認知要一致、并有認同感;二是要有足夠的專業技術和技能;三是要有足夠的自信、高昂的斗志和事業激情;四是要全身心投入。
如果能做到以上幾點,這就是一個高效率的、能打硬仗、充滿執行力并能保證執行的團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