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是指組織為了實現其目標,以人為中心而進行的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動過程。其中也包含了管理的五個重要職能。很多人因不重視管理、不懂管理、不會管理,結果問題層出不窮。企業或組織90%的問題都是因為管理不善造成的。
就企業管理來說,共有八大要素:人、財、物、產、供、銷、時間和空間。一句話就是,“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要抓好企業的人、財、物、生產、供應、銷售的管理”。可惜,許多企業領導及管理者等到企業出了問題,才想起了管理。
美國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說的好:“做正確的事,然后才是正確地做事”。“經營、管理”兩個詞經常聯系在一起,到底何為“經營”?何為“管理”?許多人不太明白,有的甚至將經營、管理混為一談。
其實,經營和管理既各有側重,又相輔相成。簡言之,經營是把事情做好,管理是把事情做對。經營的重心是管理,管理的中心是決策。經營是出成果,增效益;管理是降成本,升效率。經營要增產、增收,多做“加法”;管理需節能、降耗,常做“減法”?偠灾,撇開經營不說,管理就是要把事情做對。譬如:選對人、說對話、做對事、找對場合、謀對時機等。
“丙吉問牛”的典故就是一個正確管理的案例。
說的是西漢宣帝時期,有位丞相叫丙吉,一日出巡遇到打架斗毆致人傷亡事件,避而不管,而去過問一頭行走氣喘吁吁、渾身冒汗、直吐舌頭的牛。同行官員都很奇怪,認為丞相不問群斗而去過問牛的事,太不恰當了,有的因此譏諷丙吉。
丙吉解釋說:“打架斗毆致人傷亡,這類事自然由地方官吏去管,如果他們不秉公執法、徇私枉法,我再過問不遲;況且,我的職責是到年終向皇上奏請實施賞罰,論功行賞,聞過則罰。而現在正是春令時節,天氣還不炎熱,那頭牛喘的那么厲害,若不是生病了,那就是時令失調,不符合節氣的征兆,氣候反?峙聦习傩蘸娃r作物帶來災害。
我身為丞相,我的職責就是要使國家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只要是有關這方面的情況,我都要負責爭取預先搞清楚,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所以,我對牛喘氣吐舌的現象就不能不親自過問了!币幌捳f得大家心服口服,認為丙吉抓的是大事;噬下犝f后,也稱贊丙吉做得很對。
西方“麥肯錫7S管理”理論,被中國很多企業借鑒。麥肯錫管理概括起來說就是“七個字”——“兩整、兩清、安、節、素”。
即:“整理、整頓、清掃、清潔、安全、節約、素養”七個方面!罢、整頓、清掃”三點側重“形式上”的管理;“清潔、安全、節約”三點側重“事務上”的管理;而“素養”是指養成“管理一貫性”,形成管理習慣。
所以,管理始終是全方位、全員、全面質量、全過程、經常性的事情,而并非一時的興趣或愛好。
“CEO”是指企業總裁,或首席執行官,或行政最高執行長。而海爾集團有一個非常著名的管理理論叫“OEC”管理。與“CEO”名稱正好相反,字母表達的含義也截然不同。“O”代表“全方位”;“E”是指“每人、每天、每件事”;“C”表示“控制、清理”。
一句話概括就是:“海爾集團每時每刻對企業全方位的情況執行控制和清理”。海爾管理的經典格言:“日事日畢,日清日高!本褪钦f,“每天的事情,每天必須完成做好;每天要求清理、檢查,每天都要不斷進步和提高”。海爾管理理論已成為“海爾精神”、海爾經營哲學的一個重要支柱。
各個企業或組織的管理形式雖然不同,管理的方式、內容、手段也有很多差異,但管理的職能、過程、目的都是一樣的。管理方式諸如:看板管理、目標管理、走動管理、現場管理、柔性管理、集約管理、精細管理、科學管理、創新管理、人性化管理、全面質量管理等等。
還有一種據說是最高境界的管理叫“無管理”,其實這并非指“不去管理”或“沒有管理”,而是指不胡亂管理,要依靠規章制度去管理,不過分強調“人治”,而要注重“法治”,即要用制度、規章、紀律、道德、法律、組織文化、團隊精神、行為理念去約束人們的行為,讓人們在生產經營和生活過程中,自覺養成一種習慣,這也正是 “道家”提倡的“無為而無不為”思想在管理中的具體體現。
管理與時俱進,是一個大課堂,內容之豐富、形式之多樣、范圍之廣泛,在此不一一而論,以后慢慢細說。
總之,管理就是要把事情做對。在管理中,要做到領導有情、管理無情、制度絕情。不斷提高管理藝術和水平,最終達到管理至高境界——通過管理,使組織達到
來自濮陽人才網閆淑會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