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人力資源管理,大家往往會首先想到“六大模塊”,而對于人力資源管理的“六大模塊”來說,所有的行業都是一樣的,但它有時又不可能適用所有行業,確切的說每個行業、每個企業在使用上是有所差別的,所以這就涉及到了轉行。作為HR,當你轉到一個新的行業,面對自己不熟悉的生產運營、工作環境、工作流程以及有所差別的工作內容時該如何讓自己的專業盡快融入接軌?這需要時間與智慧。
讓我想寫這個話題的起因于一個同行的求助。HR小冬,原來在一個IT公司任員工關系專員,現轉到零售行業任人事專員,由以前的單一模塊到現在的全盤管理,對她來說既是一個機遇也是一次挑戰,以前只接觸一個模塊到現在可以全面操作,從IT行業轉到全新的零售行業,她有點不知從何下手,入職三個月了還停留在為員工辦理一下入離職、社保申報的一些以前熟悉的的事務性工作;招聘沒思路,只能等著人找上門來;公司準備推行績效考核,她以前沒接觸過這一模塊不知從何下手;還面臨試用期轉正問題(因公司給其的定位是往主管的方向,所以試用期定在了六個月),她擔心不能順利轉正。于是那天打電話給我約我出去,在我面前訴了一堆苦。面對她的訴說,我問了她三個問題:
一、入職三個月,你對公司各部門的工作流程了解了嗎?
二、你對公司現在的規章制度全面熟悉了嗎?在執行嗎?
三、公司所有崗位的崗位職責了解了嗎?
她茫然的搖了搖頭:公司事務性工作太多,我還來不及了解,再說我連自己部門的很多細節都還沒了解清楚呢。我再問她:你每天工作幾個小時?你每天的工作是怎樣安排的?她說:我都很準時上下班啊,每天提前五分鐘到辦公室,下班大家走了我才走的。每天上班了就忙,排班、統計考勤、員工入離職手續、社保增減,有時候有員工來面試,就這樣。我再問:那你下班后的時間怎么安排的?她說:回家都累死了,吃飯、做一些家務,有時間就去放松一下,打一下麻將、做一下美容。(我有點暈菜,這是一個剛入職新公司還準備升職的職業者的狀態嗎?)
這是一個典型的跳槽轉行不適應癥狀,工作無思路無頭緒,沒有分主次,也沒有全盤觀。對新公司不了解還沒有安排時間去學習,只是停留在上班打卡,下班回家的狀態,可以說是身入職了心沒入職。毫不客氣的說,她對自己的工作(亦或是自己的職業生涯)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劃,甚至于就沒有去規劃!
明白了她的原因所在,我給她幾個建議:
1、在一周內對本部門工作全盤了解透徹,查漏補缺,不能存在一點模糊,這樣也才能體現出自己的專業水平;
2、二周內理順公司規章制度,檢查公司對各項規章制度的執行程度;
3、在整理公司規章制度的同時要求各部門提交各部門所有崗位的崗位職責、崗位內容、工作流程;
4、與總經理協商,等理順前面幾項工作后再提績效考核,績效考核前期先進行造勢,采集民意,模擬各項指標擬定,讓大家先有心理準備,在推行時能順理成章。
5、績效考核是人資六大模塊中最為復雜的一環,以一個對績效考核完全沒有清晰概念的新手來說是不可能很好的獨立完成的,你可以跟總經理要人,要求總經理安排或外聘績效考核專家或內部尋找公司能人給你幫助。
小冬一臉的為難:三個月我都沒有了解全面,你讓我二周內完成那么多的工作我怎么完成?我跟她分析:本來對本部門的工作你在入職一周內就要全面的了解清楚了,現在應該是作補充;對公司規章制度的了解你必須在入職二周內全面的熟悉,HR部作為一個公司制度的執行部門不了解制度行嗎?再說各部門的工作流程那些你是讓部門提交上來,這項不用你花時間,等他們提交上來后你再認真了解,但也必須在一定的時間內全面清楚,不然你的績效目標無從擬定。小冬困惑的說:那我上班不用做其他事了?(我再暈!難道除了上班時間你其他時間就不能用啊?加一下班會怎樣?難道加班就一定是老板安排的給加班費的?)
面對小冬的困惑我只能苦口婆心的說:小冬啊,年輕人該拼工作的時候還是要拼一下的,你可以把其他時間利用起來,下班晚點走,上班提前點,把打麻將做美容的時間暫時挪出來,讓自己盡快的把工作理順,不然達不到公司要求時公司會懷疑你的能力,會考慮你是否勝任這個職位。再說多學習多提高自己才能讓自己升值啊,你升職了不等于升值,你好好想想吧。小冬帶著思考回去了,可能我給的建議讓她感覺壓力太大,走的時候連再見都說的不開心。
小冬走后我陷入沉思,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今天,你或許可以找到自己心儀的職位,但在入職前你是否考慮過自己真的準備好了嗎?入職新公司新職位前該做哪些準備工作?入職一周、一月、三月的時間安排、工作安排有計劃嗎?在這里,我想給跳槽、轉行的年輕人關于到新環境下如何開展工作一些小小的建議:
1、面試成功后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新公司的組織架構、本職工作職責范圍、部門工作流程、內容;
2、與新公司交接人建立良好關系,有助于日后工作銜接,也可以讓自己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新公司一些狀況、存在問題等,一般離職人員心里都有一筆賬,清楚公司存在弊端,這有助于今后工作的側重點;
3、盤點自己的知識點與新工作的切入點是否吻合,在哪方面需加強學習,以最快的速度補充不足;
4、做好入職后試用期工作計劃安排,該如何融入環境、融入公司團隊和如何體現自己的專業水準。有句話說的好:低調做人,高調做事。這里可以完全體現出來,與各部門做好溝通,營造好辦公室氛圍,有棱有角的也得把棱角收起來,先讓大家能接受自己;高調做事,把本職工作做到完美、專業,但不能咄咄逼人,需要各部門配合的工作要放低姿態主動去溝通協調。一句話:先讓自己活下來。
5、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但該什么時候燒?什么方式燒?從哪里開始燒?這些都是技巧:前一個月融入期,第二個月了解摸底,第三個月溝通協調做些小改變。需要注意的是:改變從我做起、從本部門做起,所以火也該從本部門燒起,從規范公司存在不足開始入手,由易到難,切合公司實際,以公司利益為重,以更合理更公平的制度修訂開始,不針對某個部門某個個人,在獲得老總支持的情況下全力推行。
在現代職場中,跳槽已成為人們無法回避的現實,一個人在其職業生涯中換幾次工作是很正常的。每個人都會經歷跳槽,有些人可以順利的融入新環境,有些人卻過不了試用期,除了因能力問題的不勝任外,很多時候是由于沒處理好試用期各種關系,沒在試用期體現出自己的價值。但我要告訴你:體現價值的方法很多,你在新環境中要體現的是能給公司帶來怎樣的潛在利潤,如果在試用期沒體現出你的專業、沒讓公司看到你的潛在能力,你讓公司如何留你?再者在人際關系方面,或許公司想你成為一條鯰魚,但你不能成為一條鯊魚,也不能成為一條泥鰍,做鯰魚就要有鯰魚的作用,在當前價值為王的時代,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才能提升自己的自身價值。
記得美國西點軍校有一句名言就是:“態度決定一切。”沒有什么事情做不好,關鍵是你的態度問題,一切歸結為態度。你對事情付出了多少,你對事情采取什么樣的態度,就會有什么樣的結果。當然,態度有了,還要有自己的計劃,計劃是獲得成功的第一步,但計劃并非行動,也無法代替行動,行動解決一切,沒有行動,什么也不會發生,更不要說取得什么結果了,正如李克強總理強調的——“說一尺不如行一寸”。所以我要說:態度決定成敗,行動決定未來。而這個“未來”,既是企業的“未來”,更是我們自己的“未來”!
以上只是我個人一點粗淺的見解,希望小冬的案例能給那些跳槽、轉行的HR朋友們一點啟示。歡迎大家共同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