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人才競爭愈演愈烈的情況下,保留人才是每個經理人和人力資源工作者的重要職責。
如果一個對公司或部門很關鍵的人把辭職報告擺到你的辦公桌上,你才意識到他的重要性,那已經為時太晚。
通常,一個人做出辭職的決定是要經過長時間的深思熟慮、考察和論證,一旦提交辭呈,意味著他已經與另一家公司簽了Offer,這時一般人不會因為公司的挽留而動心,因為他與另一家公司已經有了契約關系。
其實一個人離開公司前的1-3個月里,一定會表現出不同以往的言語或行為,如果你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異常動向,提前采取穩定人和留人的措施。
1、對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突然下降
一個一貫積極主動的人,突然變得消極被動,對什么事情都無所謂,這是很危險的信號。當一個人決定離開的時候,已經是‘人在曹營心在漢’,因此出于職業道德的約束,會繼續做好已經啟動的工作,但不會做任何需要長期的承諾的事情。
2、對公司的態度驟然變化
原來對公司牢騷滿腹、意見多多,突然變得沉默寡言,別人議論公司也不參與。當一個人對公司有抱怨有意見的時候,他暫時不會離開,因為他還對公司抱有希望,希望有所改善。但是當他已經決定離開了,他對公司的改善也就不抱希望,或者是無所謂了。
3、表現低調
在各種場合,表現得比過去低調,開會不發言、討論不講話、有任務不主動請纓、有矛盾不卷入。為了淡出公司,他不會再主動請纓擔當任何新的項目,也不會啟動長期的工作項目。
4、工作紀律散漫
并非所有人會這樣。但在低級崗位的員工中會見到。一個一貫遵守工作紀律的人,突然出現一些遲到、早退、上班聊天、上網等小毛病。既然要走了,在這個公司的表現就不那么重要了。
5、休長假
申請休息一兩個星期以上的假期。外企由于工作緊張,很少有能夠休息10天半個月而工作不受影響的情況。如果一個崗位可以空缺那么長時間,老板就要質問,公司是否需要這個崗位?但是對于要走的人,一方面為了個人的跳槽,如到外地考察、準備和參加面試等,另外因擔心個人的帶薪假可能在離開時得不到公司補償,因此會長時間休息。
6、經常離開辦公室接打手機
跟對方公司的人事部或獵頭通常是通過手機聯系,接到這樣的電話,該員工會神秘地快速離開辦公室,走到僻靜的場所接聽。一般是安排面試、參觀公司等事項。
7、詢問有關年終獎金和休假的政策
各公司對于年終獎和帶薪假有不同規定。例如有的公司規定,發放獎金時已經離職的人無權獲得獎金;遺留未用的帶薪假以工資補償;而另一些公司則規定,凡是工作到上年度12月31日的人,來年2-3月發獎時,仍有資格享受年終獎。
8、作退出的準備
有職業道德的人,為了降低自己離職對現雇主的不利影響,會開始輔導自己的屬下,把工作移交給稱職的部下,把自己從各種長期課題和項目中脫離出來,以便能毫無牽掛地離開。否則,現公司可以以項目未完成為由而拖延他的離開。如果不顧一切地逃脫,給現公司造成損失,會損害自己在業內的名譽。
延伸閱讀:員工跳槽的8大緣由
①創業式跳槽。員工有目的的到有關的企業走一圈,了解行業情況,熟悉行規、制度、技術、成本等各項指標,為自己創業打基礎。
②發展式跳槽。公司的發展目標與個人的發展目標不一致,或個人的發展空間受到影響,為個人的發展前程而跳槽。
③挑戰式跳槽。喜歡向新的領域、新的崗位、新的高度、挑戰、沖刺,永不服輸式的主動跳槽。
④選擇式跳槽。在一些特定領域選擇不定,如公務員、事業單位還是企業,企業中如國企、外企、民企還是合資企業,故而頻頻跳槽。
⑤“錢”途式跳槽。以金錢為目標,追著高工資走,誰錢給得多,上誰那去。
⑥感覺式跳槽。跟著感覺走,感覺好就干,感覺不好就走,美其名曰“順其自然”。
⑦習慣式跳槽。有的員工跳槽上癮了,人熟了,環境熟了,沒有新鮮感,煩而無味,就想換個工作。
⑧被動式跳槽。在公司和領導或員工鬧矛盾了,或出了差錯,自認為混不下去了,所以換了工作。
總之,了解員工“跳槽”的原因和想法,為公司制定對策,今后考查選用人才打下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