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喜歡上一種食物后就會每次必點?你在工作中是不是總是拖延時間?你和上司交流是不是有些困難?遇到喜歡的歌曲就會無限循環(huán)?有人把上班族們身上常有的這些癥狀總結(jié)為“依存體質(zhì)”,在微博話題中被熱議,還列出了9條判斷標準,很多上班族表示自己“9條全中”。
你是否也屬于職場“依存體質(zhì)”?
錢到手里就不會計劃
說到如何用錢,在黃泥塝上班的聶舒似乎是外人眼里的高手,六年的職業(yè)經(jīng)驗讓她成為了公司的財務大管家。但熟悉她的朋友也知道,離開了公司的聶舒,對花錢似乎并沒什么概念。
每月收入8000左右,雖然不算特別高薪,但比起同齡人也算中上水平。“我和父母同住,沒有房租的負擔,但每月能存下的錢少得可憐。”讓聶舒無奈的是,每到月底回想錢用在哪些方面,竟然也沒什么印象。
私下花錢沒計劃的聶舒也想不通,為什么一離開了公司,那種對錢的計劃和控制的能力也消失了。“我喜歡逛街,每次出門也會列一張單子。”聶舒說,但一走進商場,單子不起作用了,打折的、新奇的都會被她收入囊中。“在逛街的時候,用錢計劃根本不起作用。”
賺多少就花多少是聶舒目前的生活狀態(tài),“家里人不需要我出錢養(yǎng)家。”所謂一個人吃飽,全家不愁,聶舒坦言,自己目前也沒有存錢計劃。
工作要拖到最后才完成
28歲的王鴻寧在大坪重慶總部城做設計畫圖工作,今年是第三個年頭。剛開始工作時,領導交給的任務他總能最快完成,對工作充滿了激情。
可一年后工作熱情逐漸減弱,接到任務后總是先把工作擱在一邊,先看看網(wǎng)頁,再聊會QQ,本來半天就能完成的構(gòu)思大綱,一拖,最后需要加班才能完成。
對此,上司也曾多次找他談話,可已形成習慣的王鴻寧遇事還是拖延。“反正就是不到最后一刻,不被逼到極限的時候就完成不了。”王鴻寧說,一到快交圖的日子,他就會把工作帶回家加班到后半夜。
“那么多的事堆在眼前,卻還是拖拖拉拉。”王鴻寧說,不到最后一刻,永遠完成不了,也提不起精神去做,這樣的習慣確實讓自己也很懊惱。
和領導交流總有些障礙
王項,25歲,4個月前剛剛進入一家留學中介做顧問工作。在客戶和同事看來,王項性格開朗,樂于與人溝通,大家都叫他王老師。可就是這樣開朗的他,卻覺得和上司交流有障礙。
“我很欣賞公司的經(jīng)理,她很敬業(yè),對工作負責。”王項說,可自己卻很少和上司主動交流,而且他身邊的同事也是這樣。“可能覺得有距離感,不知道如何措辭。”
有一次,因為他沒有聽清楚經(jīng)理的意思,經(jīng)理交給他的工作被耽擱了。“那次經(jīng)理挺生氣的。”面對上司的質(zhì)問,王項解釋,當時是怕上司太忙沒再多問一兩句。
面對在同事和領導面前表現(xiàn)出來的差異,王項也有自己的分析:小時候怕家長,上學的時候怕老師,參加工作之后自然而然的就怕老板。
依存體質(zhì)9條標準 你中了幾條
①喜歡上一種食物后會每次必點。
②喜歡的歌曲會無限循環(huán)直到聽膩為止。
③用錢時不會多做計算。
④討厭人山人海。
⑤不被逼到極限就不會去做。
⑥口頭禪:我懶、好困啊、好麻煩。
⑦和自己的上司交流比較困難。
⑧對關系親近的朋友更容易惡語相向。
⑨嚴重認生。
網(wǎng)友聲音:
和這三位上班族一樣,不少網(wǎng)友表示如果按照這些標準,自己肯定是“依存體質(zhì)”。
@瑪嘉烈:更嚴重的是,喜歡的飲料要每次都點,還要讓別人也說好喝;歌曲要聽很久還要收錄起來;見到喜歡的東西和吃的必須下手;人多的時候就很急躁喜歡快步向前亂撞;對朋友不說好話對陌生人從不主動。
@天涯何處望神州:全都有中啊,可我不覺得有什么不好。
@鏡夜的十一:首先,我不想承認我就是這樣。其次我想說,這和懶有什么區(qū)別。
@蜘蛛精就是鄭圓圓:我覺得很多人都有,這好像是大眾病。
@尹嬋May-maybe:嚴重的依存體質(zhì),已經(jīng)感覺自己要發(fā)神經(jīng)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