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白領新型怪病“保密焦慮癥”在職場泛濫。 某社區關于“保密焦慮癥”做了調查,近半網友坦言在辦公室聽過或講過秘密,也曾為保守“秘密”而焦慮不安。在“辦公室最常聽到的秘密是什么類型”這個問題中,“揭別人的短處”以42.82%的比例排名第一。刻意保守秘密容易憋出內傷“我告訴你一個秘密,你千萬別跟別人講。”這樣的開場白是不是耳熟能詳?這句話就像一個魔咒,會讓人立刻來了精神。超級興奮地聽完秘密,激動人心地八卦一陣后,倒霉日子也就來了。因為這個不能外傳的秘密,刻意隱藏不能和人分享,一不小心就憋出內傷。萬一熬不牢說出去,又會背上大嘴巴的名聲,結局悲慘。“保密焦慮癥”被稱為都市白領新型怪病,是指白領們對辦公室里無窮無盡的秘密和個人隱私難以保守而焦慮不安。小A在網上一看到這個新名詞,眼前一亮:“這說的不就是我的現狀嗎?”前不久,小A聽一個同事八卦了單位的一場內部權力斗爭,只覺得劇情跌宕起伏,堪比諜戰劇。同事爆完料,最后不忘提醒一句:“這事千萬要保密,萬一泄露出去,搞不好敲掉飯碗。”這之后,小A覺得自己似乎變得有些神經質,走道里碰到斗爭中的兩位主角,小A的眼神不知道該往哪里放,生怕泄露自己已經知道內幕的信息。很想和其他人討論討論這件事,但因為是“不能說的秘密”,小A感覺自己快憋出內傷了。過了一陣,秘密不脛而走,同事們紛紛八卦,BOSS震怒,小A又陷入無盡焦慮中:“完了完了,要不要去解釋一下,這個秘密不是我泄露的,不對不對,知道秘密的人可能都會受牽連。”小B同樣深陷泥沼,而且因為保守秘密不嚴背上了大嘴巴的惡名,所有人見到她都唯恐避之不及。小B覺得自己太冤了:“保守秘密實在太辛苦了,我實在憋不住,就把秘密告訴了一個不是圈內人的好朋友,誰會想到一個傳一個,又傳回了圈內。”辦公室最常聽的秘密是“揭別人短”“白領D很焦慮,原因是她把C君性騷擾女同事A的秘密告訴了B,現在很后悔。”“白領E偷偷得知公司要裁員,暗地里擔憂自己會被炒魷魚。”……搜狐網絡社區曾做過關于“保密焦慮癥”調查,近半數網友坦言在辦公室聽過或講過秘密,并為保密焦慮不安。調查中兩個選項頗為人關注“辦公室最常聽到的秘密是什么類型”揭別人的短處 42.82%內部權力爭斗 24.4%個人隱私(如同事的家庭、健康狀況)15.07%人事變動 9.59%公司政策調整3.11%辦公室戀情 2.63%內部機密 1.67%其他 0.71%“哪些辦公室秘密會讓你感覺不安焦慮”公司政策調整(如薪酬、福利政策調整)30.25%人事變動(如同事、領導離職等)27.75%權力斗爭 14.35%同事的陰暗面被揭露 16.87%個人隱私 7.18%其他 2.6%曖昧戀情 1%誰放出的“職場大秘密”?背后很微妙盡管很多人每天都高喊尊重隱私,可一旦分享起別人的秘密卻是當仁不讓。好奇是人的天性,多數人對秘密又愛又恨,無法阻止自己的好奇心,又忍受不了保守秘密的痛苦煎熬。就和看鬼片一樣,明知自己心臟不夠強大,卻還是把屋子點得燈火通明,抱上好幾個靠墊,從指縫中看完全片,最后,嚇得整夜睡不著覺。好奇害死貓。不要忘了,職場秘密終究和閨蜜間的八卦不同,后者即便被宣揚外泄,也就是付諸一笑,最多閨蜜間爭個面紅耳赤,隔幾天握手言和。但辦公室秘密,牽扯了太多的利益糾葛,“不能說的秘密”,很可能關系到你的職場前途。搜狐調查中有一個選項為“辦公室秘密為何外泄”,有人直言:“政治斗爭的需要,故意有人放出風聲。”可見,有些秘密,用意險惡,一旦陷入,可能就成了替死鬼。即便沒有這么嚴重,到處打聽秘密八卦,也會直降你的人品系數。如果秘密不慎外泄,大嘴巴的惡名也就緊隨其后,誰都需要一個嘴緊可靠的伙伴,這樣的道理沒人不明白。擺脫“保密焦慮癥”,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適當收起自己的好奇心,拒絕接收秘密。不要成為接受秘密的職場垃圾桶,背負壓力還不討好,與其把注意力放在關心別人隱私上,還不如把精力花在提高自我上。和同事聚會聊天時,一旦涉及職場爭斗、辦公室流言蜚語、個人隱私等敏感禁忌話題,要懂得及時剎車,全身而退,置身事外。不要讓自己因為所謂的“秘密”而陷入錯綜復雜的人際網絡中,不被秘密牽扯的人,自然也就沒有被利用的價值。
用人單位以任何名義向應聘者收取費用都屬于違法行為(如押金、報名費、代收體檢費等),請應聘者提高警惕!查看詳情
濮陽人才網官方微信平臺
濮陽人才網手機網頁版
濮陽求職招聘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