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裁辦來了一個新助理露露,名校中文系畢業,能力強,悟性高,文筆好,長的又漂亮,難免有點傲氣和自負。一天,露露送來了她起草的一個重要項目工作總結,老總看過后將她叫進辦公室說:“這份總結整體上很好,語言流暢,思路清晰,結構也很合理,有幾個點寫得準確也很有見地。看樣子你是下了功夫的,可以看出你的文筆功底不錯!”露露聽了很高興,有點洋洋得意。
接著,老總話鋒一轉說:“這份項目總結是要上董事會的,要經過全體董事會成員開會通過的,所以很重要。為了慎重起見,我覺得這份總結在深度上還應該下下功夫,有的地方分析的不太透徹,而且也缺乏定量分析,有點淺,還有的地方有點兒言過其實,這些我已經做了標記。可能是你來的時間不長,沒有充分調查分析造成的。所以你再深入一下基層,了解一下項目實施的有關部門,再完善一下。”聽了老總這番剛柔相濟的話,露露深深地點頭,乖乖地回去修改了。
老總如果直言責備,雖然可以讓助理改正錯誤,但她心中會產生沮喪的消極情緒,難免有一些抵觸,于是老總繞了一個圈,先點出總結中的亮點,肯定工作成績和他的文筆功底,讓她高興,再指出她的不足,這樣對方就能比較愉快地接受并改正了。
當員工的工作表現并不如期望的那樣好時,管理者們往往覺得很難對其做出反饋。負面反饋帶有批評的味道但又不同于批評,帶有不滿意的表示但又不是責備。負面反饋是向員工指出工作中的問題,并一起討論問題的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
對下屬進行比較負面的績效反饋,是每一個管理者面臨的比較棘手的問題,特別是對于一些性格比較平和的管理者更是如此,他們常常因此而輾轉反側,嚴重者甚至造成失眠,有的已經患上了負面反饋恐懼癥。
事實上,負面的反饋即使是再委婉的表達也改變不了負面的事實,總是讓人天生抵觸、反感、抗拒,碰上性格暴躁的下屬,加上管理者語言能力的欠缺,有可能產生收拾不了的尷尬結局。但是,如果對下屬的過失、問題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姑息遷就,遲遲不予反饋,總想著讓下屬今后自動改正,有的用暗示的方法企圖讓下屬有所改變,但令人遺憾的結果是下屬還是一如既往。原因很簡單,一個不合格的員工并不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他們又如何能改進呢?
為了讓員工在心甘情愿的心態下,自覺改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管理者在負面反饋過程中只要把握好一個原則即可:注重對工作的改善,而不是盯住員工的缺點。管理者如果用詢問而不是責問,傾聽而不是打斷,探討而不是命令,反饋的過程集中在如何解決問題,而不是算舊賬,發泄情緒,這樣的效果可能會更好。
比如,用下面的一些語氣進行反饋:
(1)這個工作中存在的根本問題是什么?請具體談一下。
(2)這個問題給你本人的工作、部門工作、公司的工作造成了哪些影響?
(3)造成這個問題的深層次原因是什么?當下屬回答一個原因的時候,追問一個為什么,一般五個為什么就可以找到根本性原因。
(4)你打算采取什么措施來改進這個工作,請談一下具體的工作思路、方法、步驟,什么時間完成?
(5)針對這些問題,你需要我提供哪些支持和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