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足有兩個層面:一個是物質層面,一個在精神層面。物質層面可能好滿足,而精神層面是不是考慮的太少了一點?創業并不一定適合每一位業務型的人才,在業務方面成績突出者,如何更進一定的提升他們的斗志,是老板需要思考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老板需要協助他們找到成就感,同時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加強他們對自己的追隨意愿度。
因此,個人認為在這個方面,可能更多的問題在于老板的自我提升與修煉。還有朋友會問:不想當將軍的士兵都不是好士兵,轉在職業上則不想做老板的業務員都不是好業務員?并不一定。將軍與士兵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同樣的的是企業與職業經理人也有本質上的特質區別。更多的在于老板引領他們去認識自己的特質。
老板把握核心業務
對于業務型的創業公司,基本上90%以上的老板都是老板自己跑來的,也就是說老板是第一業務員。公司與公司之間的業務往來,最主要的成分還是人情關系,所以對于大客戶的客情關系維護,建議由老板來處理。
雖然這樣做業務會累一些,但從人性的角度來分析是必要的。正如前面提到的,很多優秀的業務員都會想:自己以撐握業務,為什么不自己拼一拼呢?再加上沒有人幫他們分析的特質,因此不知道是否適合創業。
當企業的核心業務在老板自己手中時,企業的命運也就自己把握住了。在這個過程中關注業務人員的成長與挑選,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才一起發展,慢慢的將部分業務轉給他們,讓其找到成就感與信任感。
優秀人才合伙制
通過前面的兩步聚,老板一是提升了自己的領導力與感染力,二是通過逐步放權的過程選出了志同道合的人才,那么就可以通過“內部創業”的方式來滿足他們成長與內心的澎脹。
對于人才,建議以疏為主,別強調如何去堵,很多時候是越堵人才流失的越快。當企業更多的將關鍵人才都通過“疏”的方式成長企業的合伙人時,他們的成就感與忠誠就以完美的解決了。
筆者認為:企業的發展是對人才最好的激勵。當企業主通過以上方法,想必能快速發展自己的核心團隊,從而快速提升業務讓企業高速發展,而告別小作坊的防守階段。
對策如下:
1.建立自己的核心團隊
根據廣告工程公司的行業特點,建立自己的核心團隊成員。當然任何一家初創公司都是以生存為目的,盈利和賺錢才是首要目標,不是把大把的精力投在內部管理上,做好產品和擴大市場的份額才是生存的保障。
2.以情感管理為主,制度管理為輔
由于初創公司或小微企業由于自身的條件的不具備,就決定你了你無法與大企業或成熟企業相比,做到流程制度嚴謹規范、職責明確,分工細致。都是一人定幾人用,就與案例中所描述的那樣,就需要全能型的員工。在日常管理中多一些軟的情感的管理技巧,少一些硬的,死板的制度。
3.要多一些對員工的社會責任感,才能讓員工死心塌地跟隨你
很多時候,老板的為人和人格魅力,才是員工跟隨你的真正原因。不要害怕員工在你這里學到知識,增長的能力,就會離開你”另起爐灶“。這本身就是你的成功,如果你的下屬離開企業都去別的公司做管理,甚至創業成為你的競爭對手,你應該感到驕傲。
4.老板自己要承擔銷售等核心業務
在很多初創型公司里,老板就是”最棒的業務員“,老板把90%的時間用在跑業務和應酬之上。凡是在家坐等指揮,市場能做大嗎?對市場沒有靈敏度、行情怎么樣、客戶在哪里老板都一無所知,你怎么指導下屬的業務開展?只有自己真正掌握了核心業務的精髓和公司客戶資源后,萬一有哪個核心的銷售人員離職,也能確保你公司的資源萬無一失,帶走的只是員工技能和個體。
5.對核心成員管理,做到授權松弛有度
在公司內外確立核心成員,比如銷售和公司行政管理上,確保你不在公司,能確保業務和公司運營正常,讓他們根據自身的特點平行發展,這個成員在早期應該在2名以上,才能保證不會出現”一枝獨大“窘境。在日常的用人上,多一些策略和方法,在一些自己完全能掌控的核心業務,放手讓核心成員去做,如果你無法保證,建議你還有慎重一些,在授權和放權時一定要做到松弛有度,收放自如。
對于HR來說,思路應該理清如下:
第一 認清行業情況
比如廣告公司來說,像平面設計、3D設計、印刷、噴繪、雕刻及廣告燈箱各類廣告需要的燈光制作,媒體投放等等,所以基于這樣的情況下,會銷售,懂工程,還兼會點設計,可以說是行業內的“人才”,而目前公司的實際情況來說,不允許他跳槽,那么必然要采取一定的激勵與挽留手段。
第二 了解以前的不足之處
作為公司來說,不是福利機構,要想改變很多,我單單為了一個“尖子”,也是不大現實,所以,我們在采取措施之前,我覺得很有必要先了解以前員工離職的真正的原因是什么?雖然說他們都已經創業了,但是我們都知道,創業并不是那么簡單,而里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當初公司有一股因素“逼迫”他離職的,可能是老板的“勢利”、公司的“前景”、行業的“萎靡”、客戶的“變態”等等,所以,先基于這個基礎的了解,才能有效下藥。
第三 增加相應的培訓預算
作為公司來說,短期增加幾場的培訓,并不能解決根本的問題,而目前存在的機制肯定有問題:能培養人才,留不住人才,說明了,短期內,他是不會離職的,而長期是一種預防,所以在這個時候,增加想要的培訓預算,主要基于外訓上面,而內訓的開展,是基于外訓的延伸上面,比如管理類的培訓,簽訂服務協議,增加培訓后的延伸部門內訓;這個是一個方面。
第四 解決自身對人才的不足心理問題
作為老板,特別是小公司的老板,肯定都是業務尖子,那么和案例中的擔心有點沖突了,業務尖子走了,公司業績沒有了,所以,解決自身的心里問題,才能解決根本問題,因為基于以前的想法:他很重要,那么誠然,我們做的服務工作能夠解決一定的問題,但是做事情總有縮手縮腳的局限,不夠大氣,所以在處理這個事情上的時候,解決自身的對于人才不足的心里問題,也是我們需要關注的點。
第五 與老板商談相應的措施
我覺得,作為老板,很清楚員工離職的原因,以及公司目前的現狀,所以與老板商談自己內心的想法,他可能給予一個方向給HR進行參考與啟示,有時候,作為下屬的我們工作沒有思路的時候,也可以去找老板泡茶泡茶(福建老板喜歡泡茶),增加思想的溝通與碰撞,能夠加強我們對于下一階段工作,包括制定相關管理制度的一個參考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