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遣公司不愿管, 用工單位拒加入,派遣工入會遭遇“踢皮球”。
工會是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協調勞動關系,為職工服務的工人階級群眾性組織,其中服務對象當然包括勞務派遣工。記者采訪時發現,在中小型勞務派遣公司里的派遣工,以及被派遣到中小型企業工作的派遣工,加入工會組織的人不多,參加職代會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在保障民主權利方面,他們基本上沒有話語權。
典型案例
工作17年未能入會 派遣工望會興嘆
17年前,老劉經人介紹,從河北農村來到北京某國企下屬的配送中心做了一名裝袋工,即給食品裝袋封口。雖然工作單調乏味,但成為一名國企正式工的憧憬,使他在崗位上一直加倍努力著。
老劉的老婆孩子都在河北老家,他周日回不了家,就在集體宿舍里發呆。單位工會經常發電影票,因為老劉是臨時工不能入會,所以每次都沒他的。看他一個人很孤單,有的同事就把自己的票讓給他,老劉說這是他最高興的時候。
幾年前,配送中心讓他們這些臨時工跟一家勞務派遣公司簽訂了勞務派遣合同,但工作崗位沒有變化。看其他職工經常從工會領回來床單被罩、超市購物券、旅行水壺,老劉心里很癢癢:“我不是看中那些東西,只是覺得自己要是工會會員,起碼有人能惦記著咱。”他把自己入會的想法跟單位工會主席一說,對方表示老劉是勞務派遣工,勞動關系在派遣公司里,他應該到那邊去入會。
老劉覺得有道理,就找到勞務派遣公司,負責人告訴他:“我們這兒沒工會。這兒的勞動者全是派遣工,工作場所不確定,而且分散在各處,相互之間都不熟悉,怎么組織工會啊?你還是到配送中心問問吧。”一聽這話,老劉泄了氣。
今年初,因續簽合同發生爭議,老劉被配送中心和勞務派遣公司辭退,目前在一家私營企業上班。對老劉來說,工會是個可望而不可及的神圣組織:“雖然我只是一個干活兒的,但卻同樣有入會的夢想。”
記者調查
入會遭遇“踢皮球” 派遣工成邊緣人
小李是一家服裝專賣店的店長,也是位派遣工。他工作的服裝公司沒有成立工會,但與其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務派遣公司卻有工會組織。記者問他是否入會時,他反問:“我又不是人家公司的人,怎么能入會呢?”在他看來,只有勞務派遣公司里的管理人員才算該公司的職工,而他們這種派遣工只能算是勞務派遣公司和實際用工單位的邊緣人,兩邊都夠不上。
記者采訪時發現,很多派遣工都有加入工會組織的愿望,但所在的勞務派遣公司和實際用工單位沒人找他們談入會的事,而他們又不知道怎樣申請,所以只能望會興嘆。
在工廠做技術主管的派遣工小吳告訴記者,他爸是一位工會干部,所以他對工會工作比較了解。他不但希望加入工會組織,還想做一名職工代表,在開職代會時能有話語權。
他說:“我們派遣工與廠里的正式職工雖然身份不同,但接受同一制度管理,企業在進行重大決策和重要調整時,應該聽聽我們派遣工的意見,畢竟其中也涉及到我們的切身利益。”
派遣工與派遣公司簽訂勞動合同,與實際用工單位沒有構成直接的勞動關系,盡管《勞動合同法》和中華全國總工會相關文件都規定,勞務派遣單位或者用工單位都要依法組織被派遣勞動者參加工會,但由于這些規定僅是原則闡述,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往往相互推諉,在現實中勞務派遣職工究竟應該在哪邊加入工會成了一個問題。
實踐中,服務于中小企業的派遣工們在入會時,遭遇到用工單位和勞務派遣公司“踢皮球”。有的派遣工即使加入了工會,也存在管理不到位、會員身份形同虛設等現象。
專家分析
派遣企業應建工會 積極吸收派遣工
北京市總工會研究室主任何廣亮介紹,綜合來看,勞務派遣企業的建會率不高,派遣工在派遣企業的入會率也較低。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一是由于針對勞務派遣這個特殊的“新事物”,在如何建立工會、怎樣發揮工會作用,怎么保障派遣員工的民主權利等方面,專業研究不夠,制度還不完善;二是派遣工與實際用工單位沒有構成直接的勞動關系,使勞務派遣公司工會無法根據實際情況直接進行維權工作。由于企業正式員工與勞務派遣員工身份不同,利益訴求和心理預期也不盡相同,使實際用工企業工會在維護本單位職工和勞務派遣工權益時,有時也會左右為難。大多數用工企業工會只能在維護本企業正式員工權益的同時,盡可能為勞務派遣員工爭取一些文娛活動的機會,給予一些生活幫扶,并進行一些簡單的培訓。
同時,由于派遣工的工資未納入用工單位的工資總額,使實際用工單位工會無法提取派遣工的工會經費,這也給用工企業工會進一步針對派遣工開展工作帶來了困難。
《勞動合同法》第64條規定,被派遣勞動者有權在勞務派遣單位或者用工單位依法參加或者組織工會,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但這一規定并沒有明確組織派遣人員加入工會的責任主體是誰,在實際運作中缺乏可操作性,使勞務派遣公司和用工單位在勞務派遣工入會問題上出現誰都不管的現象。
何廣亮認為,要大力推動勞務派遣單位源頭建會,積極吸收和組織派遣工入會,從源頭上解決派遣工加入工會難的問題;用工單位工會要加強勞務派遣工日常管理;派遣單位工會與用工單位工會要建立雙向維權機制,探索“條塊結合、交叉管理”的勞務派遣工工會組織體系建設,最大限度地維護勞務派遣工的合法權益。
實踐中,有些實際用工單位也會主動吸納派遣工加入工會,比如北京郵政,2000年就出臺了相關文件,積極吸收派遣工直接入會,目前已有數千名派遣工會員。北京移動公司工會明確要求勞務派遣公司建立工會,并與其工會簽訂會員代管協議,凡勞務公司派遣到北京移動公司工作的人員,工會均視同為代管會員。
|